见“证”—— 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怀

2015-11-08 08:57:00    作者:王颂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1986年;新闻工作者;职业生涯;证件;情怀
[提要]记者这个行当,有毁有誉,我自信对得起所赋的职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身上挂着的这个小小证件。在记者节前夕展示这些证件,不是怀旧,更不是炫耀,只是想印证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怀而已。

  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的采访照片

  我不是一个收藏爱好者,但与职业有关的纪念物总不想丢弃。比如,保存了70多本采访笔记本、十几个国家的300多个胶卷暗盒等。

  每次采访活动结束回到办公室,随手把挂在胸前的采访证摘下往文件柜的把手上一挂。挂的多了,就缠一下放在柜子的一个闲置抽屉。不知不觉,竟攒下了1500多个之多。

  30年记者生涯,给了我太多的阅历和实践——三次国家大阅兵、三次全国人大政协换届选举、三届奥运会以及世博会、博鳌论坛、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小浪底截流等重大活动,凭着这个小小的证件,亲眼目击并记录下了一幕幕庄严的时刻和精彩的瞬间。

  记者这个行当,有毁有誉,我自信对得起所赋的职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身上挂着的这个小小证件。

  在记者节前夕展示这些证件,不是怀旧,更不是炫耀,只是想印证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情怀而已。 (作者:王颂 新华社高级记者)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