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西瓜怎能穿越大半个中国害人

2015-04-03 09:45:00    作者:   来源:东方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天气转热,很多居民吃西瓜尝鲜降温,然而在青岛即墨、胶州等地,12名市民日前吃了“黑美人”西瓜后,纷纷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被查出有机磷中毒,有一名孕妇甚至因为毒素侵入到血液中,胎儿不保。目前,这批来自海南万宁的问题西瓜全部下架,相关部门正在分批次检测。(4月1日《齐鲁晚报》)

  天气虽然渐渐转热,但还是远远不能与炎夏相比,吃西瓜避暑的人还是少数,这12名吃西瓜中毒的市民,应该就是今年第一批吃西瓜的消费者,他们是真正的“尝鲜者”。哪知道,刚吃西瓜就中了毒,尝鲜付出了惨痛代价,甚至还让胎儿不保,付出一条即将出世的人命代价,这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惨重的教训,让人们还没感受到西瓜的美味,就因吃西瓜群体中毒事件,变得心有余悸,对本来应该越来越有诱惑力的西瓜心生惧怕。西瓜不是原罪,其背后种植入销售问题西瓜的人才应该被追究责任。

  根据检测,这些中毒市民吃剩下的西瓜中,残留农药“涕灭威”超标,据专业人士称,涕灭威是目前商业化农药中毒性最高的品种,会造成磷中毒。为了让西瓜大个、早熟,多卖钱,一些瓜农超标准、超剂量地施用各种催熟剂和膨大剂,这些超量施用的药物中含有雌激素,它们会进入西瓜的果肉当中。这就容易导致人们中毒,即使不中毒,如果经常食用这类西瓜,其中雌激素的慢性作用,可使女性早熟,男性的雄性特征变得不明显。

  既然西瓜中含有农药“涕灭威”超标,监管部门当初为何没能检测出来?还让这些问题西瓜穿越了大半个中国去害人?天气刚刚有所转暖,是否监管者根本就没注意到已悄然上市的西瓜?他们没有西瓜种植与贩卖者嗅觉灵敏,其实这就是失职渎职。不能等到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了,才发现自身问题,亡羊补牢虽必须,但对公众的伤害已然造成,相关部门更应该将关口前置,不管是问题西瓜,还是其他的问题食品,都绝不能让他们上市,最让公众所乐于见到的是,只有将有毒西瓜灭杀在滋长的土壤里,不让他们长大成瓜,才最让公众放心,才最体现相关部门能力。

  一定要赶在民众想吃什么之前,就做足了功课,就能保障食品安全,对这些食品的安全负责,而不要等到民众吃完以后食物中毒,再想着去补救,那时为时已晚,而自己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

  另外,据调查,致使市民食用后中毒的西瓜,都产自海南万宁,但中毒事件发生后,即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对问题西瓜进行抽检,首批抽检检测报告出具,检测结论合格,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在2013年4月,重庆当地一位农民曾将自己种植的20株激素西瓜,送去权威机构检测,结果发现,“激素”西瓜的各项农残检测指标显示为合格。是不是对于这些问题西瓜,普通的检测设备难以检测出问题?

  检测设备需要与时俱进,如果连含有能夺人性命的农药残留都发现不了,那就真是个大笑话。还要能加强对种植源头、流通两大环节的治理,建立责任倒查机制,要对对此负有责任而反应迟钝、玩忽职守的官员严肃问责。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