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银财富高层骗2亿跑路 员工也被骗了80万

2015-02-27 09:01:00    作者:   来源:北京晨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5万元起点,年化收益最低8%,最高15%,投资周期短,最短三个月,最长才一年。而且你随时要花钱,随时可以取出来——这么诱人的投资项目,是上海百银金融信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银财富”)在最初“吸钱”时的书面宣传。然而,今年1月底,公司高层突然卷款“跑路”,千余名投资人顿时慌了神。

  昨天下午,记者随部分受害者来到位于淞沪路98号平盛大厦7楼的公司时,公司却铁将军把门。目前,警方尚未公布涉案金额。但同为受害人的百银财富业务员透露,仅仅线下的投资人就有810人,涉案金额金近2亿元,公司网络平台上的线上投资人也有800多人,被骗金额大约2600万元。

  公司业务员也被骗了80万

  小陈是百银财富浦东某分公司的业务员。他在公司做了两年,工作是线上客户经理,也就是不断发送融资信息、跟踪客户、解答客户的疑问,也就是所谓的P2P。小陈感觉公司运营很稳定,本金进来,按期支付利息,财务定期将收益打进投资人的账户,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在小陈的电脑键盘下面,压着一张投资收益表,上面写着“财富增值,稳定保障”。这张表上罗列了百银“融资”的5套方案,16个收益对照表。最低回报是8%,5万元起点,3个月; 最高回报是15%,100万元起点,12个月。

  记者了解到,百银财富的5套融资方案,就是他们对外销售的5个投资理财产品,有3个月、6个月以及一年期可供选择。不同时限投资金额的起步线也有所差异,按照每月拿利息,整存整取的规定来实行,并且合同上写明按“银行四倍利率”来放贷。

  面对这样的投资回报,小陈有点动心。“我自己没有什么钱,刚工作没几年。但是,父亲手里有一笔钱,他放在银行里,利息赶不上物价,等于亏本嘛!”小陈告诉记者。

  为了让父亲将这笔钱投进百银财富,小陈可谓煞费苦心,最终,小陈还是说服了父亲。去年7月24日,小陈的父亲那笔80万元的5年期存款到期,连本带息全部取出。

  两天后,小陈把80万元一次性购买了公司半年期的“理财产品”。

  今年1月25日,投资期限已到。小陈问财务本金和利息什么时候到账?财务告诉他,按照惯例是“T+1”,也就是第二天到账。

  1月26日,小陈再次问财务,财务说资金账户已经只进不出,可能是资金周转遇到了一点问题。具体情况让小陈问上层领导。“作为公司员工,在公司遇到困难时,我跑去找领导要账,有些不恰当,对吧!”

  近百名客户、员工集体报案

  1月29日,百银财富法人代表李晓军向警方报案,称公司原法人赖昌丰携款潜逃。“这件事我们一无所知,因为他报案后,南汇分公司的人还在往公司的账上打款,我们看不到出大事的迹象。”记者让小陈回忆“出大事”前的迹象,小陈说,直到2月2日,近百名客户和百银财富的员工去公安局报案,他才如梦方醒。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