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红包成新时尚 专家提醒:“抢红包”需谨慎

2015-02-19 11:38:00    作者:侯艳 庄胜春   来源:中国广播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恶意木马 钓鱼网站 抢红包 专家提醒 时尚
[提要]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随着各家电商掀起电子红包大战,“抢红包”成了手机用户过年的新时尚。万仁国指出,分析各种电子红包风险发现,由于个人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不强导致的损失占大多数,所以提高个人安全防护意识非常重要。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随着各家电商掀起电子红包大战,“抢红包”成了手机用户过年的新时尚。但专家提醒,春节期间是手机诈骗的高发时期,用户“抢红包”需谨慎。

  福建南平市民陈女士不久前在微信群中看到一条“抢红包”的消息,于是按照提示操作,填写了姓名、手机号和账号。可是没过几天,微信提示红包过期,没法继续了。很快,骚扰电话和短信纷至沓来。

  陈女士:各种电话、短信,有从山东来的、上海来的到处都有。要你买房子的也有、买车子的也有、买什么产品的也有。

  像这样,打着红包的旗号,一些不法分子轻松骗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360安全专家万仁国指出,电子红包背后隐藏着不少安全隐患,用户不要掉以轻心。

  万仁国:电子红包账号本身,无论这个钱是否提取,是否绑定银行卡,这个账号本身会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第二抢红包的过程中还可能遭遇交易钓鱼网站的攻击、假红包木马的木马攻击、木马攻击,陌生人通过各种方式、二维码发送受害人。

  万仁国指出,分析各种电子红包风险发现,由于个人操作不当或安全意识不强导致的损失占大多数,所以提高个人安全防护意识非常重要。

  万仁国:获得红包链接之后,如果链接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这个时候就存在较大的风险,一般红包不会显示这些信息。而且有些人可能会使用抢红包的插件,插件背后往往会捆绑恶意木马。

  专家建议,个人信息及各种密码不能随意泄露,不要随意接收陌生人发来的红包链接,此外最好给账户设置一个最高支付限额。(记者侯艳 庄胜春)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