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迎战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杨桢,他写了一份迎战备忘录后,却因与阿宝意见不合,暂时退出。
昨晚9时18分,阿宝转发微博称:“杨桢医生接受我们提供的专业人员设计的脉诊验孕方案”。
杨桢为何要迎战?中医“把脉验孕”到底靠不靠谱?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华商报记者专访了杨桢。
1中医为何迎战西医?
华商报:为何要迎战?
杨桢:阿宝这个人经常会拿一些事来黑中医,他们轮流黑,以前我都不理,这次我的学生传微信给我看,问我是否迎战,我说这回就理一次吧,我不想让他们“黑”中医。
华商报:我看您还专门为此写了一个像论文的备忘录?
杨桢:他批评中医不正规、不科学,所以我就找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用科学标准来写。
华商报:在备忘录中有预算资金59万元,平均检测一位孕妇要5709.6元,怎么会要这么多钱?
杨桢:前期找病例需要相关成本。另外,找一些人也需要支付工资,还有相关医疗检查费用,还有一些机会成本和风险比例也要算到里面。
华商报:为什么您设计的验孕人数是104例?
杨桢:这是专业的选择,这类研究设计在大学有专门的课程,这个数字是最经济的。
华商报:我看阿宝对您的要求不很赞同,这是您退出的原因吗?
杨桢:我没退出,我在观望。前几天阿宝说我的备忘录一条都不接受,如果我不答应他,就让我退出。但我可不能放弃,好不容易和他约上了。如果他提出比我更好的标准,我还是要迎战的。但如果他把标准降到无限低时,大家可能都清楚了,这还是科学吗?
华商报:据说一家公司已在做方案了,那么目前有进展吗?
杨桢:这是之前阿宝委托媒体人王志安做的方案,但配套方案还没出来,就是找什么医院、到哪里找病例、哪些人来组织等。我的就是配套方案,如果不用我的,就期待阿宝拿出他的方案。
2把喜脉准不准?
华商报:中医把脉准确度有多少?能达到阿宝提出的80%吗?
杨桢:现在条件下准确度非常高,但也要看中医自身水平,如果是我,80%肯定没问题。
华商报:您觉得中、西医哪个更准?
杨桢:中医诊断依赖的是物理方法,西医诊断依赖的是化学方法,看起来物理方法感觉粗糙一点,但也不能这样比较。目前中医也在利用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妇产科医生常用的“妊娠试验”)等科技手段完善脉诊。
华商报:把脉还能诊断什么?
杨桢:非常多。比如发烧、肠胃病、心脏病、高血压等,还有所谓的绝症都能诊断。
华商报:哪种病无法把脉?
杨桢:很轻微的病,比如肚子胀气,把脉就不明显。但中医必须得先诊脉,把大病早早地诊断出来。总体来说,中医脉诊的基本特征就是病越重,脉象上的反应越明显。
华商报:怀孕是怎样的脉象?杨桢:怀孕的脉象叫滑脉,比如一条绳上串着几个珠子,你摸绳子和珠子的感觉不一样,珠子摸上去有一种滚珠感,而绳子要细一些,怀孕的感觉就像摸珠子。
3中西医有啥区别?
华商报:如何看待中西医之间的关系?
杨桢:中西医是相互取长补短的,并不矛盾。给你讲一个道理,我的两个哥哥都是西医,我岳母是西医的护士,我的爱人是针灸师,我们全家坐在一起,也不会因为这个打架。
华商报:听说中医比西医能更早发现疾病?
杨桢:对,这是中医的强项。比如一个糖尿病人在10月抽血发现血糖高,但他在3月到5月时血糖都正常,其实他有非常多的表现,可能他的症状在几年前就出来了。而西医只按指标异常来判断,前面正常时都不称为病。而中医会把他在前期的表现也称为病,这会防患于未然。
华商报:可以理解西医是看比较严重的病,而中医是看比较轻微的病吗?
杨桢:不是这样的,急重病和普通病中医都看。但由于现在技术的发展,西医把急诊病人接过去了。有些中医可以接急诊病人,但由于环境原因,中医发展较慢。
4中医可信度没西医高?
华商报:有人认为西医有量化标准,而中医没有,所以中医可信度没西医高,您怎么看?
杨桢: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中医是经验性的学科,因为需要依赖经验,需要非常严谨地训练学生,所以至今还是师带徒的方式。但这种训练也因人而异,有人比较聪慧,出师较快,也有人因为不适合,可能一辈子都训练不出来。
而西医认为人为干预不可靠,就转化使用仪器判断疾病,然后按化验单的数据开药。
华商报:要训练多久才可以让一个成熟的中医出师?
杨桢:学校培养学生的标准是5年到7年,现在增加到一个硕士生需要8年,这和西医相同。但我个人认为,这远远不够。一个医生要训练到属于10%的好大夫范围内,需要训练到40岁。而在西医角度,在10年中,20个人里可以训练出一个优秀的大夫。
华商报:网上说的癌症能用中医调养好,是真的吗?
杨桢:其实这方面现在最好的例子是我和西医合作的例子,我和军区总医院的大夫合作肝癌方面的诊疗,他的肝癌病人治疗一个阶段后,都到我这里来调养,所以原来可以活三个月、半年的,现在活三年、五年的例子很多。
华商报驻北京记者 王蕾
(原标题:副教授迎战“把脉验孕”我不想让他们“黑”中医(图))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