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父亲骑行3000公里至成都送儿子入学报到

2014-09-07 10:44:00    作者:   来源:成都商报(成都)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对四川情有独钟

  父亲曾在重庆当兵,对四川有特殊的好感,家里经常做川菜,儿子考大学填志愿,非四川、重庆不去,最终考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一家三口决定在成都过中秋

  对骑行一往情深

  父亲有8年骑行经验,儿子曾参加过自行车比赛,早在儿子读小学时,父亲就有了骑行到四川的想法,儿子高考填志愿时,父亲明确表示考辽宁省外的大学骑车送

  “送子报到攀高峰”“书山有路勤为重 骑行万里踏征程”,昨日下午,全副骑行装备的那振红、那宝旭父子,在绵阳越王楼,手持标语,合影留念。

  这对父子,一个45岁,一个17岁,从大连瓦房店来,目的地是成都,3300多公里,已经骑行21天。昨夜宿德阳罗江,今天将抵达成都。

  5日,那宝旭的母亲从大连乘坐火车出发,也在今天抵达成都,与父子俩会合,明天一家三口成都过中秋,那宝旭后天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报到。

  成都过中秋

  父子骑行3000多公里

  那振红曾在重庆当过兵,对四川有特殊的好感。那宝旭初中毕业时,也到过一次父亲的部队,对四川、重庆的人文地理、山水环境、江湖美食,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他们在家中,甚至经常做川菜。

  早在那宝旭读小学时,那振红就有骑行到四川的想法。儿子高考填报志愿时,那振红明确告诉儿子,如果填报辽宁省内高校,他不会送儿子到学校,如果填报省外高校,他将骑行送儿上学。因为有着特殊的情感,那宝旭填报志愿时,只填了四川、重庆的高校,最终被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录取。

  8月初,那宝旭收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家人高兴的同时,那振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骑自行车送儿子到成都上学。

  查阅地图,那宝旭发现,从瓦房店到成都,足足有3300多公里,期间还要翻越秦岭,深知骑行艰苦的那宝旭,虽然内心有种种不愿意,但听话的他还是决定“陪父亲玩玩儿”。

  那宝旭9月9日报到,在当地经常组织骑行的那振红,精心设计线路,计划22天到达成都。9月8日是中秋节,一家人到成都过中秋。于是,那振红决定8月17日出发,9月7日到达成都。那宝旭上学所需物品,由其母亲负责,在最后两天乘坐火车到成都。

  8月17日一大早,那振红父子携带着必备的药品、修车工具等,轻装出发。经渤海湾到达山海关,然后沿108国道,直奔成都。

  骑车翻秦岭

  体会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从大连到成都,沿108国道将翻越秦岭,走李白诗中的蜀道。

  那振红有8年骑行经验,但从没有骑行过大山;那宝旭曾参加过自行车比赛,最长也只有一天,骑行了100多公里。

  “翻越秦岭,我们用了近3天时间,大部分是盘山公路,还有很多大货车,非常危险。”那振红说,通常情况下,他会让儿子在他的视线范围内,下坡时将车速控制在时速35公里内,“翻秦岭的一天早上,遇见大雾天气,能见度只有十几米,由于地处大山,也无法停留,只能我在前方带路,儿子在后侧方随行,沿途的大货车,超车、速度快,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除了大雾天,最让那振红后怕的是过隧道。虽然他们车上配备有手电筒,但隧道旁边有台阶,手电筒只能照在前方,一不小心,脚踏板就会碰在台阶上,造成翻车。身后的大货车,足以给他们造成生命危险。

  “骑行了几个隧道后,我掌握到一个方法,将手电筒的部分光线照在台阶上,我沿着台阶边行驶,儿子就看着我的影子跟随。”那振红说,但是,大货车还是要在身后按喇叭,巨大的声音让他们心慌、难受,“我都感到害怕,儿子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安全经过,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

  一路上,那宝旭的车胎被扎爆两次,那振红的刹车线断了一次,但都有惊无险。顺利抵达绵阳的那宝旭,最后只说了三个字:“太累了!”

  那宝旭终于体会到“蜀道之难”的真正含义,完成了他“自己都为之惊叹的事”!

  >对话父亲

  从大东北到大西南

  观名胜古迹

  体验人生路

  “从大连到四川,就是从大东北到大西南,可以踏遍祖国的大半地方,这对‘90后’的儿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振红说,虽然很累,但由于要继续前行,他们没有坐着休息,而是站着和记者聊起了天。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