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年高考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汇总(图)

2014-06-24 16:23:00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
 

    2014年高考大幕已经落下,现在考生纷纷开始估分填志愿,为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特为各考生整理出山东历年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汇总,供广大考生及家长参考。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一本 文570理554 文573理582 文570理567 文606理580 文596理586 文584理582 文593理573 文568理583
二本 文465理435 文545理535 文512理503 文578理542 文575理554 文566理556 文577理545 文549理553
三本 取消 取消 取消 文537理499 文544理520 文541理531 文551理522 文526理527
专科 文180理180 不详 文476理462 文523理487 文515理481 文514理500 文512理465 文518理514
   

    24日,山东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印发《山东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明确了山东2014高考分数线的划定情况,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按招生计划1∶1.2的比例划定。
(一)文理类
1.填报志愿资格线
根据本科、专科(高职)的招生计划、生源分布及往年情况划定各相应填报志愿资格线。
2.录取控制分数线
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按招生计划1∶1.2的比例划定。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不低于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自主选拔录取测算分数线按招生高校在我省招生计划1∶1.1的比例确定。
本科军检分数线按照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5分划定。公安类专科体检分数线为本科军检线下40分;直招士官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为180分。
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分2次划定:
第1次,在考生第一次填报志愿后,按照本科二批招生计划的1∶1.05划定。
(2)第2次,在考生填报第二次征集志愿之后,在有效生源范围内,以第一次公布的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为基准,按征集计划数1∶1进行计算(含服从调剂考生),最终确定本科二批控制线。
专科(高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生源及招生计划一次性划定。
(二)艺术类
艺术文、艺术理本科、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及我省的招生计划确定。
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高校和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仅限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像、录音艺术4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内蒙古大学(仅限音乐表演、表演、音乐学3个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艺术本科专业)、浙江理工大学(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北京印刷学院(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苏州大学(仅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自行划定本校各艺术类本科专业的文化和专业录取控制分数线。其它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及所有高校的艺术类专科(高职)专业,执行全省艺术文、艺术理本科、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三)体育类
根据本科、专科(高职)的招生计划、生源分布及往年资格线情况划定相应填报志愿资格线。
分别按全省体育类本、专科(高职)专业招生计划1∶1.4和1∶2的比例划定本、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
(四)春季高考
1.春季高考提前批,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招生计划单独划定文化录取最低控制线。
2.春季高考本科批,先按招生计划1∶1.2的比例测算各专业类目的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然后对测算出的最高录取分数线和最低分数线进行适当平衡(防止各专业类别之间分数线差异过大),最终确定本科各专业类目录取控制分数线。
3.专科(高职)批,根据各专业类目考生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按各专业类目招生计划1∶1.3的比例划定各专业类目的专科(高职)录取控制分数线。
(四)高水平运动员
高水平运动员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分文理科,按我省普通文理本科二批第一次划定的最低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对少数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已经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的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突出、学校审查认定有培养前途的考生,可按高水平运动员本科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的65%执行。
(五)优秀运动员
优秀运动员专科(高职)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分文理科,按我省普通文理专科(高职)最低文化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李晓雨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