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雁门,居 “ 天下九塞 ” 之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中原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前线要塞。 “ 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这里曾经诞生过众多流芳千古的英雄名将;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这里曾经走过化剑为犁的和平使者;“两关四口、三城六寨、十二联城、十八险隘,三十九堡”,这里还留下了历朝历代的戍边思想和军事策略。
一提起雁门关,稍喜欢点历史的人就会心潮起伏。这是因为当我们俯仰历史会发现:雄才大略在这里碰撞,历史激情在这里交汇,异域风景在这里延伸。而对于常年被城市水泥森林束缚住手脚的城市精英来说,长久被压抑在心底的那种自由驰骋的感觉会被长城、关隘、古战场构成的雁门关边塞情怀再次激发。对于曾经胸怀梦想而受困于各种琐事的事业达人来说,与雁门关那些在历史上留下重墨浓彩的千古风流人物隔空对话的过程中,也会豁然开朗。
马上开始的端午小长假,对于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的都市白领来说,对于那些已经厌倦了高分贝噪声和污浊空气的“都市硬汉”来说,这是您追忆英雄、体验边塞风光的不二之所,因为三千年雁门关有无数名将英雄千百年来为其倾注的雄浑之气,更有恢弘、大气的关隘文化激荡您胸怀。
仰望雄关,金戈铁马激荡雄心豪情
雁门关因雁门山而得名。雁门山,古称勾注山,《永乐大典·太原志》称;“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雁门关据山而建,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可转达古代政治中心区中原和关中,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志》载: “ 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 。古雁门关,因石峡呈黑褐色而得名“铁裹门”。关口呈 “V” 字型,顶宽 30 米,底宽 3 米,谷深 200 米,长 50 米。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东西宽约 20 米,南北长约 200 米。现存周围墙基,南有屋基 4 处,北有烽火台 1 座。 “ 汉高祖北征 ” 、 “ 昭君出塞 ” 、 “ 杨家将镇守三关 ” 等重大历史事件均与此关联。
明朝洪武七年(公元 1374 年)吉安侯陆亭在东陉关重新筑关,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一丈八尺,石条座底:上砌城砖,门三座。东门之上筑有楼台,名曰雁楼,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 “ 天险 ” ,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 “ 地利 ” 。北门未建楼顶,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 “ 雁门关 ” 三个大字,左右嵌镶砖刻对联一副: “ 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
汉与匈奴,晋与鲜卑,隋唐与突厥,宋与契丹,明与鞑靼,历代的连天烽火和金戈铁马在雁门关方圆不足5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众多历史印记:东城、西城、雁月楼、雁塔、关陵、总兵营、瓮城、关署、李牧祠,还有明有楼、六郎庙、过雁峰、马公杀虎处、道碑亭、长平桥、云际泉、九窑十八洞、豹突泉、军洞、雁清坊等等。在这里你感受到的不是花间月下或是湖畔柳丛的柔情蜜意,而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那样的奔放豪迈。
驻足雄关,千古名将犹留英雄气概
曾影响了中国三千年历史的雁门关,斑驳的烽火台,依然倔强地耸立着,默默地向世人诉说着雁门关昔日的雄劲与辉煌。
雁门关北上直指“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南下可长驱直入中原腹地,历来就是农耕文化抵抗游牧文化掠扰的门户,历代名将曾经在这里或守卫或征讨。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史学大家的正统记载,历史留存的遗迹上,雁门关浓烈的英雄气息和超越时空的英雄事迹,处处彰显出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脊梁。
从早期的匈奴、鲜卑、突厥,到后来的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都先后与汉王朝在此进行过许多次战争。赵武灵王修筑长城,设置雁门郡,防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统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 “ 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 ” ,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汉武帝先后派李广、卫育、霍去病率骑兵 1 万至数万出雁门关,北击匈奴;唐将薛仁贵在此追赶突厥兵马捷报频传;北宋杨业几出雁门大破辽兵,使其闻风丧胆,博得 “ 杨无敌 ” 称号。
李牧在,匈奴不度雁门关。《史记 · 李牧列传》记载“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命李牧镇守雁门防备匈奴,李牧采用“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的策略,选用精兵良马,巧设奇谋,诱敌深入,“大破匈奴十余万骑”,此后十数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李牧不在了,雁门关碑坊还在,为纪念李牧而建的李牧祠亦称武安君祠、靖边祠、镇边祠。
杨家满门忠烈,民间世代相传。杨家父子祖孙,在北宋时为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土,血洒疆场,其事迹在当代即被人传述,后经评话、戏曲、小说的渲染,逐渐形成丰富的杨家将传说。雁门关是杨六郎浴血奋战的地方,曾与其父杨业率杨门众将,将辽军十几万包围在雁门关前十里长峡中聚歼。在雁门关杨六郎祠,里面中塑杨六郎,侧塑孟良、焦赞,祠内供六郎铁刀一把,城楼上供设铁炮两尊。
雁门关 “ 城随势转,关并塞云齐 ” ,开则南北气运畅通,闭关则内外相雄。驻足关前,仰望雄关,苍凉雄壮的雁门关充满超越时空的热血正气,构成了华夏文明在三千年烽火中抵抗强敌,捍卫民族尊严的历史画卷。
登雁门雄关,凭吊千秋忠魂。虽历经千年岁月洗涤,雁门关硝烟已经散尽,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历史遗留在这座名城上的年轮印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启迪和感召,感受到百战名将的豪迈胸襟,满足您的“硬汉式”旅游的梦想豪情!
这个端午节,发动您的汽车,目的地锁定雁门关,一定是“端午游雁门,雄关配雄心!”
另据悉雁门关目前正在山西旅游数码港( www.sxta.com.cn )发起的“美好印象山西十大景区”中票选排名靠前。无论您去没去过雁门关,喜欢雁门关并支持雁门关成为山西十大景区的网友们,赶紧去投雁门关一票吧。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