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8 11:38:00 作者:胡晓萍 白洋铭 来源:人民日报 我要评论
几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抱着同样的目的来到通州运河公园。没有高调的宣传,没有巨额开支,他们用长长的车轮印,绘制出一幅运河文化遗产的地图。
9月11日下午,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水面波光粼粼,倒映着湖边的垂杨柳。清脆的车铃声响起,小道远处一群年轻人骑行而来,在某个路标处停下,有人在本子上做记录,有人拿起手中的相机拍照,随后又继续前行……
这8个人的考察小队,由来自厦门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山东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组成。他们骑行17公里对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进行实地调研。
实践
详细记录沿途状况,初步确定了40个文化遗产的位置
骑行通州段是他们对大河小道进行的第三次探索。在2010年,大运河文化遗产研究专家齐欣就组织过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在大运河遗产小道的宁波段和杭州段骑行,并创建了有关大河小道的百度百科、博客、人人网公共主页等,传播和运河小道有关的知识,获得许多媒体和专家的支持。
考察小队在齐欣和“运河骑行第一人”刘纮魁的指导下,考察了运河通州段沿岸的道路情况、路标设置以及沿途文化景观,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谭程是来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大四学生,他是此次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早在一个月前,他和其他队员5次踩点,平均每次骑车单程长度为20公里,步行的单程长度大约为9公里。
通过考察,成员们初步测定出大运河北京段的通济桥、燃灯塔等40个文化遗产的位置,对运河文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这跟‘寻宝’有点像,骑行过程中发现一个遗产点,都会有种很强的成就感。”谭程说,保护文化遗产是件和推土机赛跑的事情。
“大学生用骑行的方式了解大运河,能带动更多年龄相仿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中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大运河森林公园的宋主任说。
受这项实践活动的影响,志愿者们打算将自己所学与保护文化遗产紧紧结合。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高延秋想继续跟进这类活动,拍成纪录片作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同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江源说,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更有责任去传播遗产小道的知识和文化,哪怕仅仅是发条微博。
引领
用微小努力带动更多人参与,让保护从“有界”变“无疆”
京杭大运河“遗产小道”也称“大河小道”,沿运河而建,北起北京白浮泉,西经河南洛阳(隋唐通济渠),东经山东南旺(原会通河),南抵宁波,纵贯南北达2000余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文化遗产小道。
此次骑行的通州段是最早贴上遗产小道标签的地方,以著名文物保护专家罗哲文题写的“大运河遗产小道路碑”为核心。此次骑行也标志着“罗哲文小道”项目正式启动。
为了保证考察路线的准确性和活动的影响力,志愿者们邀请了多位大运河保护公益人物参与活动。罗哲文的夫人杨静华女士也来为学生们加油,“很高兴,我们邀请的专家都来了。”队员张海磊说。
由于在厦门上学,和“大运河遗产小道”相隔甚远,刚开始,谭程和班上其他6名同学只是通过发微博的方式来传播保护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微博运营了一个月,粉丝数从零升到900,这让他们信心倍增,于是决定规划一段行走遗产小道的路线。今年5月,他们开展了“体验文化遗产,义游厦门古早八市”的线下活动,消息发出的第二天,就有20多人报名。虽然活动当天阴雨霏霏,但大家仍然坚持走完了整条“八市遗产小道”。
7月,厦门大学的几位小组成员到北京实习,有机会参与大运河遗产小道的骑行。参加过厦门、北京两次活动的吴一意说:“我希望我们所做的微小努力能带动更多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把保护文化遗产从大河小道这个范围扩得更广,让保护从‘有界’变成‘无疆’。”
前行
继续规划路线、绘制地图,让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传播得更远
“很多人到了一座城市只能看到旅游地图,在地图上找不到文化遗产在哪里。所以绘制遗产地图是很有意义的,对于当代人和后代人了解运河都非常重要。”大运河文化遗产通州段专家周良说。
如今,民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越来越高,大学生志愿保护文化遗产的并不少见。只是,这种自发的群体既没有正式的组织,参与规模又不大,这样的活动能走多远?京杭运河联谊会发起人王文超表示,很多学生的参与过于泛泛而流于表面,去大运河走一趟,只是一次游玩。
目前几个人的小团队影响力的确十分有限,要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也略显艰难。对此,皇城史专家刘大可认为“不需要太在意结果,哪怕有个人想查查资料,我们做的东西能被翻出来,这就够了。”
“传播本来就是一个从少数到多数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人少就不去做,那么做这些事的就永远是少数人了。”江源对未来充满信心。
骑行虽然结束了,但他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规划路线,绘制地图并放到各大骑行网站和微博上。志愿者们将继续探讨“如何组织一次文化遗产线路考察”、“如何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等问题。21日,他们还将对运河白浮泉段进行路线考察。
如何扩大公众的参与?周良建议,以运河为链条挖掘两岸的文化遗产,举办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的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刘大可也建议将时下的“摄影热”与保护文化遗产相结合,摄影与传播运河文化两不误。
“用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件事。”王文超认为,这才是最本质的,也是目前欠缺的部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