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窑火照亮国瓷创新路,汉青陶瓷以青春笔墨续写青瓷史诗

2025-09-26 09:42: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滕腾

  大众网记者 滕腾 淄博报道

  一束火种从志愿者手中郑重交予汉青国瓷负责人黄少晨手中,火焰跃动的光影里,映照出淄博陶瓷千年不息的文明脉搏。

  “它很轻,却重得让我必须用整个身心去承载。”黄少晨手捧窑火火炬感慨道。在第二十五届淄博陶琉会窑火传递活动现场,这束跨越时空的火焰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当窑火传递至第三站汉青陶瓷时,一场关于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对话悄然开启。

  在窑火映照下,汉青国瓷艺术中心大厅内的八套国宴瓷熠熠生辉。这些代表国家礼仪最高标准的瓷器,承载着中国的待客之道,也见证了淄博陶瓷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蜕变历程。

  窑火交接:千年文明种子落入当代土壤

  窑火仪仗队志愿者迈着整齐步伐进入汉青陶瓷展厅外广场,将象征文明火种的火炬递交给汉青国瓷负责人黄少晨。这一刻,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在火焰跃动中完成。

  “我握住的,更像是一颗被千年窑火淬炼过的文明种子。”黄少晨表示,这颗种子里藏着历代匠人的呼吸、泥土的记忆以及对完美的执念。他认为,窑火传递对接棒者而言不是终点,而是让传统在当代土壤里重新生根的起点。

  从汉代青瓷的古朴到现代国瓷的精致,窑火见证了中国陶瓷业的演变。淄博作为古老陶瓷产地,窑火早已成为文脉延续的象征。此次窑火传递活动,让这一古老仪式焕发新的时代意义。

  在黄少晨看来,汉青国瓷的使命就是让古老“古韵”通过当代设计转化为可感知的“温度”,成为可融入日常生活的美学。这束窑火照亮的不仅是历史,更是前人未走完的道路,而当代匠人将成为新的点灯人。

  国宴至家宴:让文物“活”在当下日常

  走进位于淄川区将军路街道的汉青国瓷艺术中心大厅,八套国宴瓷陈列其中,彰显着国家礼仪的庄重与威严。这些瓷器不仅代表着中国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

  “从国宴走向家宴”是汉青提出的鲜明理念。在他们看来,让《千里江山图》这样的传世名作融入日常餐具,才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汉青“典藏瓷”系列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成果。2025新品“山水同光”系列则展现出不同的美学追求。它将传统山水意境转化为现代日用器物,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这种将传统美学当代化的实践,是汉青陶瓷的核心创新路径。

  “江山如画”系列元素取自故宫博物院藏《千里江山图》,经过重新设计后,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被巧妙浓缩于日常器皿之上。这种将传统山水意境转化为现代日用器物的实践,让高冷文物以更亲切方式走进百姓生活。

  “梅子青”产品则凭借“无缝贴花技术”获得发明专利,体现了汉青在工艺创新上的突破。通过花纸设计与剪裁、贴花技巧与窑温控制等环节的精细把控,实现了花纸与瓷器的浑然天成。

  青春赋能:年轻团队重塑传统行业基因

  “我们崇尚年轻、开放包容、热爱创新。”黄少晨介绍,只要愿意加入,他和团队愿意手把手教导,一对一带领。这种开放的人才观,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汉青注重年轻设计师培养,通过聘请院校导师、组织学术交流等方式,挖掘培养青年骨干。这种人才战略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也让传统文化通过年轻化表达得以延续。

  在贴花工序车间,一把使用了15年的“多星锅”成为淄博品质的象征。老师傅带着年轻员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让老手艺焕发新生命。2021年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汉青三名职工荣获“全国轻工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微笑曲线:企业的大情怀与硬实力

  前往生产中心的路上,黄少晨解释了汉青的独特发展模式——聚焦研发和营销的“微笑曲线”两端,取消传统白瓷生产环节,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专业密集型、设计密集型”企业。目前汉青共有职工60名,平均年龄35岁。这个看似传统的制造企业,凭借对创意和设计的专注,重新定义着陶瓷行业的时尚内涵。

  在生产中心,汉青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智能窑炉彰显着技术创新实力。这些使用电力作为唯一能源的窑炉,通过微电脑精准控温,既保证产品标准化,又为环保贡献力量。汉青窑炉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为淄博市智能窑炉领军企业。

  “我们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企业,但我们也有大情怀。”黄少晨坦言成长过程中存在不足,但坚信年轻团队能够通过持续努力,用年轻视角将东方美学进行时尚再造。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汉青让瓷器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载体。

  窑火不熄: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持续对话

  本次陶琉会为汉青这样的优秀企业提供了展示舞台,也成为淄博陶琉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淄博陶瓷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向文化创造的转变,窑火传递象征着这一进程的持续与延伸。

  在黄少晨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传播,而汉青的使命就是用年轻视角,将东方美学进行时尚再造,以瓷器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

  窑火千年,生生不息。从汉代青瓷到现代国瓷,从国宴殿堂到百姓餐桌,淄博陶瓷正在完成一场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深刻对话。在这对话中,千年窑火照亮的不只是历史,更是未来。

  窑火继续传递,下一站将是兆霞陶瓷。火焰跃动间,淄博陶瓷产业正在完成从传统制造到文化创造的转型升级。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仍在继续,而答案,正藏在每一件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瓷器之中。

初审编辑:孙莹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