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齐春菊
大众网记者 齐春菊 淄博报道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8月9日晚,值此良辰,“现代桃花源·今夕共七夕”——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山东示范活动将在淄博市沂源县牛郎织女景区开幕。七日盛宴,沂源诚邀四海宾朋共赴约会,一同沉浸于这片充满诗意与魅力的土地。
为何,沂源能成为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的六大举办地之一?
千年爱情故事起源 文化底蕴丰饶
沂源,这座被誉为“中国爱情文化发源地”的城市,因牛郎织女的传说而熠熠生辉。
相传牛郎织女这对深情眷侣,被王母以浩瀚银河为壑,生生分隔两岸,然而,真爱无畏,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万千喜鹊于银河之上搭桥,让这对恋人得以跨越重重阻隔,于鹊桥之上,重逢相拥。
而位于沂源县燕崖镇的牛郎织女景区,则是世界上唯一一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与实地实景相对应的文化遗存。其中,织女洞和牛郎庙隔着沂河东西相对,形成了一河两岸的山水格局,与天上的“牵牛星—银河—织女星”遥相呼应,展现了“天上银河,地上沂河”“在天成像,在地成形”的奇观。
为此,2007年8月,沂源县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牛郎织女传说之乡”的称号。2008年6月,“牛郎织女传说”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此,牛郎织女的传说与沂源的自然实景交相辉映,赋予了沂源无尽的亲和力与温暖。这份爱的传奇,如同涓涓细流,渗透进沂源的每一寸土地,让沂源的故事更生动、声音更响亮、文化底蕴更丰饶。
十六年七夕节创意迭出 传承创新焕活力
对于沂源而言,举办七夕情侣节文化活动早已驾轻就熟,成为了一项将传统文化与创新元素完美结合的盛事。早在2008年,沂源县便已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至今,已连续十六年举办七夕文化盛会。每一届的文化活动都致力于在深厚的文化传承中注入新元素,以创新的姿态推动七夕文化的蓬勃发展,展现出了沂源对于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独特见解和深厚底蕴。
沂源县深知传承与创新并重的重要性,这是实现文化发展与时代融通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沂源县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线路与活动内容,特别是精心打造的牛郎织女景区,已成为七夕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景区内设有织女洞、牛郎庙、牛郎织女民俗展览馆、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和各种石刻碑林,这些人文景观与周边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感受爱情文化、领略自然之美的绝佳去处。
如今,牛郎织女的传说已成为沂源一张闪耀的文化名片,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沂源县更是借势而上,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七夕情侣节及国庆“约惠节”等系列活动,共接待游客高达15万人次,彰显了其文化品牌的强大吸引力和市场号召力。
今年的七夕文化活动更是精彩纷呈,包括七夕浪漫主题烟花秀、民俗文化展演体验、集体婚礼、爱情文化季、七夕露营季以及“爱在沂源”啤酒嘉年华等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文化生活体验,更为沂源的文旅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农文旅融合开辟新径 全域旅游硕果盈枝
七夕情侣节作为沂源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颗甜美果实,彰显了沂源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近年来,沂源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依托万祥山红色教育基地、朱彦夫基地、618战备电台旧址旅游区等红色资源,以及乡村自然风光,沂源县打造了一批集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绿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红色主题旅游线路,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也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此外,沂源县还积极探索文旅农商融合创新路径,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实施了村庄“景区化”、农业“特色化”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随着沂源许村“小九寨沟”、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和龙湾水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等旅游度假胜地的兴起,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文化、旅游、农业为核心的综合性经济体系。这不仅提升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也为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显然,深化文旅农商融合是激发产业活力的关键路径,以文化为旅游注入灵魂,以旅游为文化搭建舞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双向赋能与互促共进,从而激活文旅产业的内生增长机制,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沂源县将以“看山看水看沂源”为主题,继续发挥文旅资源富集优势,挖掘文化内涵,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构建“强富美优”的新淄博蓝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盛会启幕,宾朋满座。沂源蓄势待发,热忱欢迎八方来客共襄盛举!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齐春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