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4 15:58:00 来源:环球网 我要评论
外媒称,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第一次全球规模的工业冲突)开始于100年前,各国利用飞速发展的科学研发了毒气、空中轰炸、战斗机和坦克等新武器。这场大战最后导致超过3700万人丧生。战争或许自1914年以来并没有发生很大改变,但随着20世纪初以来技术正以可能快于以往任何时候的速度发生变革,武器变得更先进、更精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网站8月1日发表题为《1914-2014:下一场大战的武器》的文章称,让我们看看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使用的一些手段,并谨记科学家诺贝尔对科学被误用于毁灭目的的担忧。
网络黑客
对电脑系统的攻击将是战争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这一概念——包括“网络战”一词——遭到了过度炒作。《网络安全与网络战争:我们都需要了解的事》等多本著作的作者彼得·辛格说:“网络战这个词被广泛误用于描述不是战争的东西,包括干扰攻击。”叙利亚电子军等劫持推特账户的团体就是干扰攻击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关军方黑客行为最常被提到的例子,是美国和伊朗报道使用震网病毒来破坏原本可能用作制造核材料(可能是核武器)的伊朗设施。一战中首次使用了远距离轰炸和空中轰炸,这使平民在战争期间面临更大危险。黑客也构成了一种类似的、颠覆性的危险。辛格说,对关键基础设施的攻击,包括侵入电网,可能是侵略的前奏,但对天才少年能够关闭网络的夸大宣传纯属虚构,目的是促进网络安全服务的销售。
辛格说:“大规模的知识产权盗窃是一项更大的威胁。美国军事的优势之一就是在国防技术领域超前一代。”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