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座不叫好 6年山东“消失”274所中职学校

2016-03-04 08:00:00    作者:   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职生 中职学生 中职院校 中职教育
[提要]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称,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去年,济南中考录取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大大减少了高分生落榜的几率,中职学校‘捡漏’高分生的机会也就微乎其微了。

  2016年03月03日 10:13:55来源:舜网-济南日报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称,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已是第9年中职就业率超95%,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未见回暖的情况下,中职如此好的就业成绩单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吊诡的是,中职学校日渐萎缩、生源数量锐减却是在中职生就业率连年高居95%以上的背景下发生的。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省消失了274所中职,在校生锐减30万,在与普高招生竞争中,多数时候,中职都还处于绝对的劣势。这看似反常的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中职“叫座不叫好”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连续9年中职生就业率超95%

  平均“一个萝卜五个坑”

  哪类学生就业率最高?不是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也不是高职学生,而是中职毕业生!

  日前,教育部发布《2015年全国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已是教育部连续第4年对外发布全国中职学生就业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情况。据他介绍,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毕业生就业呈现去向更加多元、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特点。

  就山东而言,中职生就业也火得一塌糊涂。比如,在被称为大学“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就透露了一组让很多人瞠目的数字,当年,全省中职生整体就业率为99%,高职生为80%,本科生为70%。近年来,记者采访的多所中职院校就业双选会,几乎全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岗生比普遍都达到了5:1以上,也就意味着平均5个岗位等着1个学生挑选。

  “我们学校近几年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很多企业来招人,甚至抢不到人。”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有关人士介绍,据他们统计,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形势最好,其次是会计、机电等专业。此外,济南不少中职学校与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方便学生就业,为名企定向培养他们所需的技术人才。

  另外,除了就业好,中职学生在上学期间还能享受不少优惠。比如,2014年开始,济南中职生全部实现免费上学,而且没有任何杂费;此外,按照全市中职在校生比例的10%,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资助,每生每学年2000元。

  记者获悉,我国将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将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中职就业成绩将更多地展现出来。

  中职生学历“天花板”被打破

  两成学生继续深造

  另外,在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中职学生就业情况中,学生的就业去向引起记者注意,数据显示,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52.04%,仍为中职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占16.27%,以其他方式就业的占11.67%,另外,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占20.02%,比2014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这是自2013年公开相关数据以来,中职生升学率首次突破20%。这充分说明,近年来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升学“立交桥”得到拓宽。

  实际上,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学历“天花板”正在慢慢打破,孩子求学有多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参加主要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夏季高考,二是参加主要面向中职生的春季高考,三是参加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四是“3+4”直升本,五是就读“五年一贯制”高职大专等。中职的学生一样能上大学,甚至可以读研、读博。近年来,济南也在不断创新,提高中职学校吸引力。比如,2013年,济南在允许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的基础上,招收和培养未升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2014年首次试点将人社系统技工类6所学校纳入济南市中考招生平台,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而且近年来,山东中职生的升学机会甚至上本科机会不断增加。例如,2015年山东非师范类“3+4”(中职+本科)试点中职学校、专业点、培养规模分别达到26所、31个、1430人,比2014年增加10所、10个、510人,试点学校涉及的市由7个增加到12个;师范类“3+4”试点中职学校、专业点、培养规模分别达到8所、11个、1440人。而在春季高考本科计划上,也在年年递增,例如,2012年山东首次春季高考时,本科招生计划只有2600人;2013年,这一计划增至5200人;2014年再次实现翻番,本科招生计划迅速增加到10460人,2015年,本科录取人数超过1.2万人。

  除了升学路被拓宽了,将来,中职生毕业再回校进修的大门也将打开。“目前有个设想,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保留他们的入学资格,当这些学生工作几年想再进修时,学校也会接纳。”山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初审编辑:曹亮
责任编辑:刘颖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