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春寒骤变易诱发慢病 科学管理牢记“四步诀”

2025-03-18 20:56: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奉娟

  大众网记者 孙奉娟 淄博报道

  3月18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淄博市卫生健康委负责人及相关领域专家,介绍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工作情况,以及春季易发多发疾病防病知识。

  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淄博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张彬介绍,之所以高血压等慢性病容易在春季发病,与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工作繁重导致睡眠不足有一定关系。

  春季,寒热交替使人体血管收缩舒张失调,导致神经调节和内分泌系统紊乱,引起血压、血糖失调。经过一个冬天,大家往往愿意踏青、春游,运动量较冬天有所增加,春季饮食结构变化等,也会诱发血压、血糖变化。此外,中医认为“夜卧则血归于肝”,夜间睡眠时,人体气血从体表收敛至肝,进行解毒、修复和储存。这与现代医学对于不同时间段,人体的内分泌等周期变化不谋而合: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解毒的黄金时段,此时熟睡可提升肝细胞再生效率,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诱发血压、血糖升高。

  在春季,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防控,要做到清淡饮食、保证睡眠充足、适当运动、穴位按摩等“四步诀”。

  第一步就是清淡饮食。《黄帝内经》指出,饮食养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春季饮食宜清淡,以时令新鲜蔬菜为宜,如韭菜、菠菜、春笋、豆芽等,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助火生热。根据活动量灵活调整摄入总热量,减少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第二步是保证睡眠充足,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调整阴阳,气血顺畅,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修复和调整,对血压、血糖稳定有重要作用。中午适当休息30-60分钟,可缓解上午的疲劳,减轻心脏负担,稳定血压。顺应阳气生发特点,春季应早睡早起: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第三步是要适当运动。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春季进行适度运动,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朋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非常重要。以下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并坚持: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强度适中、动作柔和的运动。运动时要注意把握运动时间、频率、循序渐进原则和运动强度,注意监测血压、血糖和心率,并根据身体状况及时调整运动方案。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运动后适当放松拉伸,帮助身体恢复。

  最后一步是穴位按摩,中医养生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常用的穴位有太阳、睛明、膻中、神阙、关元、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涌泉等。尤其是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每天按摩可健脾养血、疏肝理气,对调节血压、血糖有一定效果。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