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大众网记者 孙奉娟 淄博报道
第二届(2025)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大会组织参会代表开展“特色企业研学”活动,深入淄博医药健康产业一线。代表们首先参观了山东世博金都药业,实地观摩现代化药品生产线,了解从原料投入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揭开了医药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病床的全链条密码。
药企探秘:智能制造的核心现场
在山东世博金都药业现代化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高速运转。参观者见证国家医保首选用药“六味五灵片”的诞生——这款填补肝损伤治疗领域空白的创新药物,正是淄博医药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在研发展示区,富氢水制备技术引发专家驻足。这项将氢分子医学应用于慢病干预的前沿技术,已实现产业化落地。
临床转化:医院里的创新引擎
世博高新医院的急诊临床医学中心映入眼帘。作为区域急危重症救治枢纽,这里实现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监护的无缝衔接。大屏实时更新着救护车定位、患者生命体征数据,5G远程会诊系统正连通北京专家指导抢救。在肿瘤科病房,“治晚期·化转移”抗癌项目的临床数据令人振奋。该项目通过中药“回生散”联合靶向治疗,使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41%。
这场研学揭开了医药创新的完整闭环:世博金都药业提供研发与生产支撑,世博高新医院担当临床验证与应用出口,两者共同构成“技术研发-中试生产-临床验证-市场推广”的医药创新全链条。
“淄博样本的最大价值,在于打破机构壁垒。”一位参会院士在座谈时指出,“当药企的研发管线直通医院病床,当临床需求即时反馈到实验室,创新效率将发生质的飞跃。”
离开发出轰鸣的药厂,回望世博高新医院楼顶的红色十字,一条清晰的产业创新链在眼前具象化。这里没有孤立的实验室,没有封闭的病房,只有技术、人才、数据自由流动的生态。
当参会者带走的不只是知识手册,而是对“破界新融合·链变新智能” 主题的切身感悟,淄博向全国医药产业递出了一张闪亮名片:在这里,产学研从来不是三个孤立词汇,而是支撑中国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三角。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