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中医医院张金兰:以针药为刃守护生命之河

2025-05-11 17:4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孙奉娟

  大众网记者 孙奉娟 淄博报道

  在淄博市中医医院肿瘤肝病科,副护士长张金兰的27年护理生涯,如同一本写满奉献与创新的书。从临床操作到管理革新,从技术突破到中医传承,她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用扎实的专业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护理领域刻下鲜明印记。

  技术拓荒者:从“首例”到“标准”

  2007年,张金兰在全院率先开展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改写了肿瘤患者长期输液的痛苦史。此后,她独立完成医院首例超声引导下改良赛定格PICC置管,掌握输液港使用及维护技术,推动医院成立中心静脉护理门诊,并跻身山东省血管通路维护网成员单位。开展延续护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带管患者进行居家护理。

  作为医院静疗组组长,她每年会处理许许多多的静脉输液和导管护理方面的疑难问题,从护理会诊到临床教学,从置管到使用,她经常穿梭在全院的各个病区内,为护士答疑解惑,为患者排忧解难,她用精准技术搭建生命通道。3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4篇国家级论文,记录着她对护理器具和流程的持续改良。

  中医践行者:让传统医技扎根临床

  在肿瘤肝病科,张金兰带领团队将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封包等10余项中医技术纳入日常护理。为验证操作规范,她常以身试针;为提升疗效,她结合现代医学优化流程。科室的中医特色护理,既缓解了化疗患者的恶心呕吐,也减轻了癌性疼痛。

  她主持编撰的专著、获得的专利,均聚焦中医护理技术创新。作为山东省针灸学会等专业委员会委员,她坚持“用现代语言诠释古老智慧”,推动揿针、灸疗等技术标准化应用。

  团队领航人:从“一人强”到“全员精”

  担任副护士长以来,张金兰构建起“中医护理+静疗技术”双轨培养体系。制定辨证施护考核标准,建立“模型实操—临床跟学—独立操作”的进阶机制,疫情期间优化防控流程,实现团队“零感染”。

  她将质控细化到棉签开封时间,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庭。作为7个省级、市级专业委员会委员,她定期组织科室进行技术培训,带动科室的护理水平整体上升。

  27年,9800多个日夜,张金兰仍保持着每班提前到岗的习惯。“荣誉属于过去,患者需要的永远是下一个解决方案。”查房时,她白大褂口袋里的穴位贴和王不留行籽叮当作响,那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护理回音。

初审编辑:田泽文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