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7 14:11:00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淄博5月27日讯(记者 袁菲菲 通讯员 刘滟)5月20日9时34分,淄川区罗村镇小吊桥村53岁村民王某因胸痛拨打“120”,淄川区医院配备车载远程心电传输系统的救护车出诊,第一时间现场实施救治。
“无缝衔接”:心梗患者生命接力
做心电图、上传……9时35分,淄博市心电远程会诊中心主任周小忠在电脑屏幕前上传心电图。“急性前壁、前间壁心肌梗塞!” 立即原路径回传心电图诊断结果。周小忠与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取得联系、通知淄博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心脏中心值班医生进入早期预警。一时间,淄博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淄川区医院、市中心医院心电远程会诊中心、急诊科、心脏中心等各路人马,按照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流程迅速集结,无缝衔接,实施应急联动协同救治。
转运!40Km/h、60Km/h、80 Km/h……淄川区医院医护人员护航,救护车一路奔袭、火速转运至淄博市中心医院。在市中心医院急诊大厅,早已等候的医务人员马上对王某进一步检查、确诊。“重症急性心梗!需要马上进行急症PCI手术,开通冠脉!”与患者家属沟通,心脏中心导管室启动。病人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后,值班医生毕朝辉争分夺秒地实施血管造影检查,一根直径仅2毫米的钢丝,从患者桡动脉穿刺抵达冠状动脉血管,打通血管栓塞点,同时植入血管支架,手术在半小时内成功结束“战斗”,“鬼门关”前王某获救。
5月15日,淄博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市中心医院合作搭建的全市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平台,首期为全市十台急救车安装配备带有生命体征传输功能的移动车载远程心电设备。在5月20日试运行期间,发生了上述一幕,通过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的无缝对接,我市首名通过救护车移动心电平台,得到早期诊断、协同救治的急性重症心梗患者重获新生。短短一年时间,淄博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急诊PCI团队已成功救治347例急性心梗病人,其中最大的91岁,最小的27岁,达到省内同级医院前列水平。
心脏中心:为患者擎起“生命之门”
心脏一旦发生梗塞,血管阻塞以后,心肌细胞坏死的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应该以分钟计算,这就是为什么叫分秒必争。通常冠脉血管完全闭塞后心肌就开始发生不可逆的坏死,3个小时大约40%-50%的心肌要出问题,到了6个小时70%-90%的心肌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可见时间对于心肌来说多么重要,而心肌一旦坏死就不可再生,有些病人即便活下来心脏功能也出了问题,会遗留下慢性心功能的不全,患者及家属在人力、精神上均承受着极大的负担。
急诊PCI术,就是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首先在心脏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植入支架,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和功能恢复。市中心医院心脏中心急诊PCI团队、心脏导管室实行24小时值班,为了挽救患者生命,他们不分昼夜,放弃假期,随时待命,为我市人民的健康默默地奉献着。
互联网+医疗:用心打造心梗急救网络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人至少有50万,死亡比例在三成以上,且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而急性心梗发作后,黄金急救时间只有2个小时,12个小时是心梗急救的底线时间。然而,目前我国心梗患者在12个小时内得到及时救治的比例,只有30%。
为建立科学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医疗救治体系,最大限度地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成功率。淄博市中心医院自去年12月份,在全市及周边基层医疗机构免费投放100台心电工作站,开展免费诊断。通过心电网络远程会诊,实现患者的异地诊断、本地化治疗,让老百姓在基层就享受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心电诊断服务,让周边地区的胸痛患者享受到最快最好的医疗救治,降低急性心梗病人死亡率。截止目前,心电远程会诊中心已为基层实时会诊逾万例,筛查心梗病人43例。
此次与淄博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合作建设的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方案,将对全市40台救护车配备带有生命体征的移动心电远程传输设备,实现患者在救护车上就能做心电图检查,并将患者心电图、体温、血压、脉搏、血氧等数据与救治医院、市心电远程会诊中心联网,第一时间筛查急性心梗患者,启动院前急救,为到达急性心梗患者的抢救争取黄金时间。通过与120急救指挥调度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胸痛中心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区域协同急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