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0 15:16:00 作者: 来源:嘉人中文网 我要评论
性格相似or互补 教你打造完美恋情
“性格不合”常常作为男女分手时的经典台词。痴男怨女们初听这条理由时仍会垂死挣扎,“当初在一起时还情意绵绵地说什么志趣相投,性格互补,怎么一到分手就成了性格不合?”别急,其实分手理由中还有一条那就是“性格太相似”时间久了好像在和另一个自己谈恋爱,没激情;更因为深知对方底细,吵起架来能分分钟戳中对方的痛处,刀刀毙命,死无全尸!
乍听之下,性格互补不行,相似也不行,这简直就是一道无解的死命题啊!广大的痴男怨女们估计要一边泪眼婆娑一边咆哮:难道要注定单身到死了吗?!
一、性格相似和性格互补都有助于爱情的发展
心理学上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中最重要的方面,它通过人对事物的倾向性态度、意志、活动、言语、外貌等方面表现出来。
不可否认,两个陌生人若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容易相互吸引,两者越相似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社会心理学家柯尔等人研究发现,一个人最好的朋友,与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谓门当户对。这种相互交融、相互吸纳、相处共生的感觉会让人们更加欣赏自己,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相似的人容易共同组成一个群体,人们生活在这个团体中,能获得更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为了证实“相似性原则”的效用,美国心理学家纽加姆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让17名互不相识的大学生同住在一间宿舍中,对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过程,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跟踪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在相识之初,空间距离的远近决定了彼此的亲疏程度;然而在实验的后期,那些在信念、价值观和个性品质上相似的人,在研究结束时都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与“相似性”不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互补定律”也极大地影响着人际交往。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显性”与“隐性”(影子)两种不同的人格,也就是说,一个很活泼的人实际潜藏着抑郁的一面;而一个很安静的人也可能变得躁动不安。因此,当遇见一个有我们“影子性格”的人时,我们内心会涌起兴奋的愉悦感,因为对方体现出我们所缺乏或压抑着的特质。这种心理被称为互补定律,指人在需求、性格、兴趣、能力、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当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彼此更会有吸引力。体现在亲密关系中会常见这样的恋人搭配如: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热情健谈的人与忧郁沉静的人、脾气暴躁的人与稳重恬静的人。研究表明,互补因素增进人际吸引,使双方的关系更为协调,满足彼此的需求。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