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35人】记录者陈迎炜:他们是乙烯建设中的时代楷模

2019-05-07 14:42:00 来源: 大众网淄博·海报新闻 作者: 张雪

  编者按:

  “人生能干几乙烯,今日不搏待何时?”1984年,在淄博大地上,数以万计的“石化人”开始了一场豪迈的征途--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他们挥洒着汗水,浇灌着热土,用35年的光阴岁月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时代赞歌。

  齐鲁石化30万吨乙烯项目建设记载了无数齐鲁大地建设者的风采。站在35周年的节点上,齐鲁石化联合大众网·海报新闻,寻找30万吨乙烯项目的决策者、建设者、亲历者和记录者,唤醒回忆,讲述那段企地协作的动人故事,进一步推动企地融合发展,开启企地合作新篇章!

35年35人专访|记录者陈迎炜:他们是乙烯建设中的时代楷模

  大众网·海报新闻 见习记者 张雪

  他的书房不大但很亮堂。窗台上大多是报纸、旧书,边角儿泛黄。最引人注目的是不大的书桌,桌上一台电脑,一支笔,几张纸,是陈迎炜记录下许多劳模、工人故事的地方。

  1985年的8、9月份,陈迎炜开始到氯碱厂的宣传科工作。作为原氯碱厂宣传科的得力干事,陈迎炜手拿剪贴的旧报纸,细数当年,向记者讲述了30万吨乙烯建设中那些动人心弦的拼搏故事。

陈迎炜正面照

  “那时,在乙烯建设工地,我们石化职工谁也不愿第一个下班离开,大家总有一种干不完的活儿和使不完的那种劲儿。加班加点,彻夜奋战,近乎常态……从1986年4月1日乙烯二期氯碱重点工程开工建设伊始,建设者们就把每一天每一年都当作是个伟大的日子、伟大的年头。”

  别人“谈氯色变” 赵家茂事必躬亲

  “每一位建设者都以一种执着的拼搏劲头,都以一种刻苦求新的高尚品质,都以一种誓争第一的永恒初心,要求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抵达胜利的终点。那时候,他们不讲索取,只讲奉献。”

  原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电化车间液氯单元班长、共产党员赵家茂这位省部级劳模,就是这些建设者中杰出的代表。1988年6月乙烯氯碱生产装置试开车前,由于液氯单元操作工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当时无论从培训中还是外出实习中,接触的和感受的几乎都是“谈氯色变”,他们感到战战兢兢,害怕的阴影总是挥之不去。

陈迎炜在房间用电脑查询文档

  作为老师傅和班长的赵家茂,首先就必须事必躬亲,手把手的教,带着他们干,然后在现场结合实际做细腻的心理相容工作和思想鼓动工作,让他们放下包袱、敢于操作,去掉 “怕”字心理。在试车打通工艺流程过程中,几十瓶液氯钢瓶几乎都是在他亲手搬运下投入到试车中去的,班里人看到赵家茂什么事都身先士卒,面对氯气管线和储罐那么坦然,慢慢的他们就敢于操作了。赵家茂根据他多年的化工操作经验,苦思冥想、反复测试,科学提出了先用氮氯气打通全工艺流程的创新设想,经当时权威专家研究并现场观摩后,认为可行,是个创举,予以采纳。该创新方法采纳成功后,到目前为止,液氯开停车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它有效的避免了由于开停车引起的氯气泄漏和出现危险。

  赵家茂就是这样一代工匠楷模,艰难困苦干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敢于创新不畏难,顽强拼搏不怕难。

  就如王真诚的名字一样 他一片真诚

  1988年4月18日清晨,因加班太晚而睡在厂里的王真诚,早早就起来了,他是为了看天气,他多么盼望这初春里的今天能有点阴天、最好再刮点风呢,可天空却风和日丽、一片晴朗。

  原来,他今天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将36吨215桶甲醇从地面搬到5米高的储槽上卸下。甲醇挥发性强,气味刺鼻,很容易中毒,因此,他很希望“老天”能帮帮忙。可“天公”不作美,困难只有自己去克服。大家上班后,他经过认真思考,将12名男职工分成四班,由他带头,轮番上阵。尽管大家戴着防毒面具,但也只能干20分钟左右就得换下来。为了减轻同志们的负担,王真诚便一直挺在前,别人换他时只好把他拽下来他才肯下来休息一会儿,一天下来,他已中毒反映强烈,下腹疼痛难禁,大便已带血。可他望着那剩下的一排排铁桶,望着那红色警戒线,他想,关键时刻自己决不能退缩,否则班里职工的情绪会受到影响;自己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王真诚紧紧腰带,咬咬牙又上去了,就是靠着这样一种意志,他带领小伙子们终于完成了这艰巨的任务。

陈迎炜在看旧报纸

  像这样艰巨的任务,王真诚完成了许多。聚氯乙烯开车前,厂里决定检查冷冻机地下总管,防止出现“老鼠尿断电”类似事故。这项任务困难和危险性很大,管道在地下两米多深,管径狭小,300米距离,极易产生缺氧现象。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王真诚不想把危险推给别人,决定亲自下去,徒弟张立新(现该厂聚氯乙烯车间党支部书记)深受师傅感动,也决定随师傅一起下去,二人就这样钻进黑洞洞凉嗖嗖的管道中,像蜗牛一样一前一后地爬着匍匐前行,手和膝盖被铁刺划着,呼吸又相当不畅,两个人为留着力气爬出去谁也不多说一句话,因为他们深知一旦出现情况退回去比爬出去更难。就这样,师徒二人互相鼓励坚持,在管道里爬了一个多小时!不要小看这一个多小时,这几乎是在另一个世界上啊!出来时二人浑身上下全是湿漉漉的臭泥水和沾满身的铁屑末,有的铁屑末和臭泥水还浸到了伤口上,那滋味难受极了。事后小张不无感慨地说:简直是和死神作了一次较量,我是从师傅那里获得勇气和力量度过这“鬼门关”的,今后再没什么可怕的了。

  “回顾这些往事,如今仿佛历历在目。我们中国石化那些优质的能源化工产品背后,闪耀的就是这种一代人一代人拼搏奉献求新求变的光芒。”陈迎炜摇着头发出无限感叹。

  用耳朵听 拿笔记 陈迎炜用心讲述人和事

  “作为宣传科的通讯员,我们的工作就是深入一线,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用耳朵听,拿笔记,发挥宣传与鼓动作用,让大家更有力气干活。当时一个科室人也不多,一开始四五个,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十二个,既是记者又是编辑。”陈迎炜说起多年前的工作,眼睛仿佛闪着细碎的光,对他来说,是既辛苦又欣慰的岁月。

  1988年,齐鲁30万吨乙烯二期工程开始,宣传工作迫在眉睫。“第二天文章就要见报,当天晚上我就写了二十多篇,等着明天发稿。”那个年代,没有电视、网络,所有的宣传工作全靠报纸和广播。每天早晨7点30到8点,广播员的声音便顺着喇叭传到各个厂房。

旧报纸 旧杂志

  1985年进入氯碱厂,陈迎炜就带着一支笔,一个本儿,一台相机,关注并记录着30万吨乙烯建设时期的人和事。那些乙烯建设期间的艰难困苦、相互扶持的暖心帮助……都成为他笔下的故事。从不到三页的报纸到有了四版的周报,文字在变,人在变,时代在变,不变的是齐鲁石化人永不叹难的拼搏精神。

  甘于奉献拼搏的“匠人”风貌,守望初心的高尚品质,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都在陈迎炜的娓娓讲述中鲜明而立体地呈现出来。

  一张张泛黄的报纸是时代的记录,一行行笔墨文字是精神的诉诸,陈迎炜用笔杆子描绘出的30万吨乙烯建设期间这些鲜活且鼓舞人心的形象,不曾磨灭,不曾褪色,在人们心中永远熠熠生光。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