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4 12:14: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我要评论
汽车或将再次成为消费维权月的关注焦点。中国消费者协会8日在京发布《2015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统计分析》,去年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共录入受理汽车产品(含零部件)投诉18863件,同比增长31.18%。其中,产品质量、合同争议和售后服务投诉占投诉总量的70%以上。就具体品牌来看,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位居投诉榜的“前三甲”。
数据显示,2015年,自主品牌汽车的投诉量为2739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4.52%,排名第一;德系品牌汽车投诉2612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3.85%,排名第二;美系品牌汽车投诉2409件,占全年投诉总量的12.77%,排名第三。统计报告还对具体汽车品牌的投诉量逐一进行了披露,上汽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宝马汽车、东风悦达起亚等品牌投诉量靠前。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消协的统计报告显示,汽车投诉呈六大热点、难点:一是车辆合格证抵押问题成为行业潜规则;二是汽车消费领域出现“三倍赔偿”成功案例;三是同一质量问题屡修不好困扰消费者;四是“三包”期内免费项目收费维修;五是签订购车合同后经营者不履约;六是车辆自燃索赔难,消费者维权证据至关重要。
以车辆合格证抵押出问题为例,近年来消费者购车付款后不能按时取得车辆合格证的问题经常发生,且有增加的趋势,中消协及各地消协组织也不断收到此类投诉。抵押贷款问题已经成为汽车领域的维权热点,此类投诉涉及范围广、受众多,极大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车辆合格证是机动车生产企业开具的证明车辆合格的法定文件。消费者购车后没有车辆合格证就不能上牌照、不能合法上路。“车辆合格证本来不具有财产属性及权利内容,但在现实中,市场普遍存在以车辆合格证抵押贷款的融资模式。”业内人士表示。他坦言,如果汽车经销商因挪用消费者购车款而不能赎回合格证并交付消费者,消费者正常上牌照等权利就无法实现。
对此,中消协律师团成员王惠娟表示,生产厂家应尽到管控义务,保证消费者在购买车辆的时候获得合格证。而生产企业直接参与的行为肯定是错误的,它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至于生产企业对于经销商是不是从物权法上具有约束义务,王惠娟认为,生产企业对经销商具有管控义务,应当保证经销商在销售汽车的时候,向消费者交付合格证。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