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桑本增

2015-11-27 23:37: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淄博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桑本增,57岁,燕崖镇桑家楼村人,八十年代在北京当过多年兵。在部队时曾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退伍后在县鲁源酒厂工作。“雷锋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他一样做一辈子好事”,这是桑本增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

好人桑本增

1

好人桑本增

  桑本增,57岁,燕崖镇桑家楼村人,八十年代在北京当过多年兵。在部队时曾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退伍后在县鲁源酒厂工作。“雷锋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他一样做一辈子好事”,这是桑本增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0年,桑本增退伍回村后,看到村里的孩子每到周末除了帮父母下地干活,就是三五成群的在街上无所事事,桑本增的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小时家里穷,没能多读几年书,参军后,在部队才接触到大量书籍,长了不少见识,觉得受益匪浅。复员回来后,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和他当年一样,缺少书读,家长们也没有给孩子买书的意识。他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就想着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能读书学习的地儿。”桑本增说。于是,为了让村里的孩子有书可读,他将自己2700元的退伍安置费全部拿了出来,在自己的老家建了新房子,一次就购进了200多册青少年报刊杂志及有关农民致富、科技、法律等方面的书籍,自费办起了农家书屋,免费向全村及周边乡村的学生和村民开放。另外,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桑本增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起的钱全部拿出来,在村里建起了简易的篮球场、乒乓球场,买来篮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随时向村民及孩子们免费开放。孰不知,那时的老桑每个月工资不过几十块钱。

  从此以后,老桑的生活更加忙碌了起来,除了上班、下地干活,就是泡在书屋里面。整理书籍、打扫卫生、组织孩子们训练,为了让孩子们有水喝、有饭吃,老桑甚至还要到1里多远的地方,用担子挑来甘甜的水,为孩子们做好饭菜……每周六下午定期同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每到那时,平日寂静的小山村沸腾了,远远的就能听见孩子们爽朗的笑声、呐喊助威声、拍手叫好声。这时的老桑脸上总会泛起满足的微笑。透过孩子们矫健的身影,透过孩子们读书时如饥似渴的模样,似乎看到了小山村更加充满希望的未来。

  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于国球的兴趣,同时在山村里营造浓浓的国庆气氛,从1996年起,桑本增每年都精心组织筹备一场以迎国庆为主题的乒乓球比赛,他亲自制定比赛规则,组织孩子们比赛,另外,他还自费为孩子们买来奖品、送上祝福与鼓励。为了筹备比赛,18年来,他先后花费2万多元。

  “老桑这人,是真不简单。书屋一干就是这么多年。孩子在他那里,我们也放心。下地干活都觉得踏实了不少,不用再挂念孩子到处疯跑了。”原来还说三道四的村民们也打心眼里佩服起了老桑。刚开始,家里人对于老桑的举动也特别不理解,当初老桑刚从部队上退伍回到家乡时,妻子本指望他能将部队的安置费用于家庭建设,没想到他要投入到书屋上。但随着书屋被越来越多的村民肯定,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在书屋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家里人都慢慢理解和接受了老桑的举动,都非常支持他把书屋办下去。

  老桑是一个不满足现状的人,孩子们的笑声甜了,也要让村里的乡亲们乐呵起来。现如今,老桑又买来音响,购置了扇子、腾出广场,让乡亲们快乐的跳起广场舞。每到夜晚,在桑本增家门前的广场上,快乐的农家大嫂们,伴着欢快的节奏,快乐起舞,甜甜的笑声溢满山村的夜空。

  这就是桑本增,一个从不贪图个人享乐,一心为乡亲们着想的人;一个以雷锋为楷模,坚持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一个默默为山村发展付出心血,而从不追求回报的人。2015年桑本增被评为“全市道德模范”,获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盈盈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