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聊斋 酷爱艺术 以“大自然”为师

2015-04-22 10:11: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提要]于受万出生在烟台市牟平,生活在一个文化气息浓重的家庭中,幼年的记忆就有家里炕头上的华世奎字帖和聊斋残书。父亲和邻里长辈所讲的故事中,就有不少属于《聊斋志异》。“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为父亲随手所写,当时于受万当作名言佳句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很多年后,他才知道这句话正是聊斋《陆判》篇中的剑铭语句。成年后他仍不断阅读聊斋。聊斋绝妙的文笔和浪漫高深的创作思路以及故事内容的引人入胜,对他后来所走的艺术道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于受万出生在烟台市牟平,生活在一个文化气息浓重的家庭中,幼年的记忆就有家里炕头上的华世奎字帖和聊斋残书。父亲和邻里长辈所讲的故事中,就有不少属于《聊斋志异》。“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为父亲随手所写,当时于受万当作名言佳句抄在自己的本子上,很多年后,他才知道这句话正是聊斋《陆判》篇中的剑铭语句。成年后他仍不断阅读聊斋。聊斋绝妙的文笔和浪漫高深的创作思路以及故事内容的引人入胜,对他后来所走的艺术道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自幼受家庭文化的熏陶,于受万很早就对文学和绘画产生着浓厚兴趣。

  “你每天都画点什么,久而久之,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本从俄罗斯翻译过来的《美术家通讯》中的这句话影响了他的一生。据此,于受万坚持每天画速写,养成了习惯,到哪画哪,见啥画啥,本子不离手。就这样,他坚持了5年,自然而然的解决了造型能力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开始为出版社创作连环画,古代成语故事、《西游记》等连环画作品接连出版。截至2000年不完全统计共出版的连环画有110余种。连环画创作锻炼了他的构图能力,丰富了他的艺术修养,成为他国画创作和聊斋全图的完成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蒲松龄是写故事的高手,于先生是画故事的高手”(中国艺术研究院 美术理论家 李一)

  年逾六十岁时于受万决定为聊斋配全图,大约用了1个月的时间画完了全书的草图505幅。作为一个聊斋爱好者和研究者,以一个造型艺术家的审美情态,再次深读聊斋,读一篇画一篇。在动笔之前,因为这部经典的文学地位太伟大太经典之故,心里着实畏难而沉重,真乃如临大敌。但是,真的画起来,竟然是意想不到的顺利,灵感一来,静极生慧。艺思汹涌,边画边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边享受着创作的愉悦,画前预想的难度,不翼而飞了,这就应了古语:厚积薄发,熟能生巧。

  画画停停,经过六年不下于二十遍的推敲整理,终于在他70岁的时候得以最后完成。《全图本新绘图聊斋志异》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之际,于2013年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了首发式并邀请了北京刘龙庭等八位美术理论家举行研讨会。会上,该书受到了专家大师高度评价,中国国家画院的王平先生称他为“大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陈醉教授说:“这套《聊斋全图》的创作在艺术史上意义重大”。“对于现在的美术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个案和典范”。高天民先生说:“于先生的这套作品应该是对聊斋的升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李一先生说:“蒲松龄写鬼写妖入木三分,于先生画鬼画妖活灵活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盈盈

更多新闻:

  • 喜欢聊斋 酷爱艺术 以“大自然”为师2015-04-22 10:11:00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