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2 22:28:00 来源:鲁中晨报 我要评论
山东春节一般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临清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又佐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
在山东农村很多地方保留了在大年初一磕头拜年的习俗,一大早天还未亮,家族中所有男子都要给族中年老的长辈磕头拜年,小孩拜年还要给压岁钱。在吃过早饭之后,家族中所有女子给族中长辈磕头拜年。大年初二,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坟上祭祖的习俗,祭祖要带上丰盛的供品、纸钱等,并且还要带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灵。初三初四则是走亲戚的日子。( 全媒体记者 文学彩 整理)
胶东春节习俗
“胶东在春节习俗上与其他地方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比如守岁,一般在初一凌晨左右,吃完年夜饺子就去本家拜年,闹腾到三四点钟的时候再睡觉。”作为胶东媳妇于女士每次回老家过年,都有点受不了熬夜的习惯。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一般是家里的男人在寒风中贴对联,女人们在屋里包饺子,因为当地过年要连续吃几顿饺子,所以就要变换花样,荤素搭配。三十的晚饭前,男人大包小裹的,有鞭炮,各色吃食,纸钱等,要隆重地把祖先迎接回来。这时候,各家的正屋都已经挂好了宗谱,摆上了祭祖的东西,一旦队伍回来,上香,点蜡烛,这就意味着祖先们已经在堂上就座了。
三十的晚饭,一般在夜里十二点左右,是除夕的年夜饭,男儿们起来祭祖,放鞭炮,女人们则忙着准备酒菜。每家都把最好吃的东西集中在这一顿,这期间,家人之间互道“过年好”,长辈们分发压岁钱。年夜饭之后,人们开始出去给本家拜年,折腾到三四点钟的时候,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初一早晨,再煮放有花生、枣儿和硬币的饺子,图个吉利。当然走亲访友,是春节期间的一大节目,民间有言:“初一初二拜姑姑,初三初四拜丈母”。
( 全媒体记者 文学彩 整理)
淄博新年风俗
■ 周村——踩芯子
“我家是周村的,我们那每到过年,芯子是最出名的。”说这话的是周村的赵女士,“周村芯子”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每年正月十三、十四和十五都会固定在周村上演三天。踩芯子的大多是孩童,他们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是靠底座中的那根叫芯子的坚固铁棍支撑的。
芯子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周村,后传至博山,嗣后又波及淄川、张店和临淄等地,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周村芯子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临淄——踩寸子
而跟周村的“踩芯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临淄的“踩寸子”。“踩寸子其实就是踩高跷,只不过是那种短高跷。”临淄的沈先生告诉记者,“踩寸子”在那里很出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跟扮玩儿在一起表演,看的人很多,很热闹。”踩寸子的动作和唱词都充满了乡土气息,使观众倍感轻松自在。表演以风趣幽默、积极向上为主调,唱词取材于民间故事和民间小调,将勤劳、善良、孝悌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的形式表现出来,真正寓教于乐,引导人们弃恶从善。
■ 高青——莲花落
上面说的两种都是跟扮玩儿有关,下面这个则是一种戏曲了——莲花落。“莲花落又叫做落离莲或者摇钱树,是以前盲人乞丐行讨的时候唱的民间曲艺。”高青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在高青每年过节跟其他区县的方式大致相同,都是放鞭炮、吃饺子,但是唱上一出莲花落,就别具一格了。
■ 博山——以吃闻名
春节期间不能光玩,吃也是很重要的,家家户户过年都会做很多好吃的。“要说吃,那博山肯定是最出名的了。”李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博山人,别看他还不到30 岁,但厨艺已经是相当好了。“我通常都是从小年开始备料,最常做的就是酥鱼锅、春卷、肉冻这些东西。”过年图的就是热热闹闹,李先生说,从小年开始,一到晚上厨房就挤满了人,“我爸妈,我媳妇儿都在打下手,很有过年的气氛。”
( 全媒体记者 刘冰 报道)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