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兴路上⑭| 淄博马桥镇:千亿级产业园区挑大梁 打造产业强镇新标杆

2024-06-14 17:30:42 来源:  作者: 张铃

  大众网记者 许炳棋 淄博报道

  “工业强镇,产业兴镇。”桓台县马桥镇常年稳居全国百强镇之列,其镇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诀?

  “一直以来,马桥镇倾力打造产业高能级、空间高颜值、生活高品质、治理高效能、安全高韧性、党建高质量的‘六位一体’枢纽强镇,始终为高质量创建强镇示范标杆蓄势赋能。”马桥镇镇长宋明续介绍,马桥镇以工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让百姓富起来、生活美起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园区提速 稳住经济底盘

  走进马桥镇,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密布的工业管道正是这片土地的经济“筋骨”。

  近年来,马桥镇坚持“强筋健骨”,以镇域链主企业为依托,深入实施“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战略,以炼化、精细化工、造纸、纸化工、新材料五大板块为发展主体,着力打造石油炼化、聚烯烃、聚氨酯、纸业制造四条百亿产业链,推动千亿级产业园区发展。

  金诚石化作为淄博市重点发展的聚烯烃产业链链主企业,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按产业链规划延链发展,正在建设70万吨/年高端聚烯烃新材料项目。该项目生产装置采用自主研发的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高端聚烯烃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高科技领域。金诚石化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林维华表示,公司将加快产业链配套向高端化工转型升级,为全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为聚氨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金诚石化还建有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采用国际先进的直接氧化法环保生产工艺,优势显著。公司计划在此基础上,发展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电池液新材料等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占据马桥镇四大产业链之一的博汇集团,则是淄博市造纸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自加入金光集团APP(中国)以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运用数智化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博汇集团山东基地总经理杨金成表示,公司成功开发了无菌液包、吸塑白卡、护眼胶版印刷纸等绿色环保产品,推动了造纸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形成。未来,博汇集团将继续发挥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拓展和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为造纸行业及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化东大(淄博)有限公司则紧抓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战略,推动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公司安全总监朱格义介绍,东大为马桥化工产业园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发展合力,助力淄博市聚氨酯产业做优做强。

  马桥镇依托主导企业的力量,正不断增强工业项目动能,集聚产业优势,为千亿级产业园区的发展攒足后劲,真正挑起经济发展的“大梁”。

  产业振兴 百姓富起来

  在桓台县马桥镇罗家村豆腐工坊里,磨料、过滤、点浆、压制等传统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个因豆腐而闻名的村落,正以其独特的传统酸浆豆腐制作技艺,结合现代化生产线,将地方特色产品推向新的高度。

  罗家村的酸浆豆腐以自然发酵的豆腐浆水作为凝固剂,呈现出鲜活细腻、入口顺滑的口感,无论是炒、炖、蒸、炸,都能保持独特的风味。这一技艺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罗家村引以为傲的文化遗产。

  马桥镇罗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同亮表示,酸浆豆腐不仅是罗家村的骄傲,更是当地人的生计所系。近年来,罗家村通过引入现代化豆制品生产线,不仅保留了传统制作技艺的精髓,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集体收入。

  目前,罗家村豆腐工坊的日产量已达到600公斤左右,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商超,还为周边企业提供后勤保障供给。罗家村计划再投资60万元,打造一处集生产、餐饮、体验于一体的豆腐产业基地。

  在马桥,还有许许多多的“罗家村”,这些村通过探索实施“一带一促、共富联社”工程,实现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共富结对,推动跨村联建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发挥好品牌示范效应,共同推动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全员共治 让生活美起来

  有了经济的支撑,产业的支持,马桥镇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极大地增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小区路上有个垃圾,不管谁路过都会捡起来,这就是我们村现在的好风气。”马桥镇后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强自豪地跟记者介绍,这一变化还得从村里实行了“红色物业”说起。

  过去,后金村物业由外来公司包办,存在诸多问题,时常被村民投诉。为提升物业服务群众的效能和水平,后金村实施“党建引领 一网三联 全员共治”乡村治理模式,探索实行“5+5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形成“村党支部、红色物业管理办公室、物业服务站、网格党小组、红色楼长”的五位一体组织架构,将“红色物业”融入社区治理之中,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金强介绍,“红色物业”就是把对物的管理转变提升为对人的管理,通过红色物业积分奖惩制度、十分钟志愿服务圈的落实,引导村民积极加入到志愿服务中,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集聚服务力量,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的同时,每年还可节约物业服务费近40万元,实现了社区治理双赢。

  据悉,目前镇域内17个社区探索实施“红色物业”,以信用赋能基层社区治理,投入30余万元为镇建社区供水管线、小区道路、供暖阀门等设施进行修缮提升,让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宋明续表示,马桥镇将不断探索总结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形成工业反哺农业,产城人高度融合的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的马桥贡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