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规·承家风 | 桓台优秀家风系列故事(三)——家有和风梦亦甜

2020-06-10 18:03:00 来源:  作者: 李兆滨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兆滨 通讯员 田保强 淄博报道 

  编者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一环。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可能不尽相同,但是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家风,却决定着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影响着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都应弘扬优良家风,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让正家风成为必修课,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由县纪委监委机关联合县委宣传部主办,县廉政教育中心、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释家规·承家风”活动,从全县党员干部及各行业领域当代先模人物中,征集优秀家规家训及典型家风故事,即日起陆续在媒体推出,欢迎关注。

  家有和风梦亦甜

  逯志山

  《论语》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这话是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的,有若模样长得像孔子,他说的这句话,是否也能体现乃师的看法?似乎可以这么说。

  我的母亲并没有读过书,父亲也只是零零星星上过几天学,多少识得些常用字。他们都没有读过《论语》,也没有能力解释“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可是,他们在为人处世上,却默默地践行了“和为贵”的理念。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总结一下家风家训,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和”。

  我见过一些兄弟反目、父子成仇的悲剧,听过的就更多。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家里多是和风细雨,极少电闪雷鸣地争吵,大打出手的情形更是从来没有。这种平和深深地影响着我,使我从小就产生这样的认识——家就该是这样子的。

  “和”需要包容,需要谅解。母亲留给我的印象,是“慈”“弱”。说“慈”,是因为她一脸温和,说“弱”,是因为她晚年多病。母亲离开我已近四十载,许多往事已经模糊,可是我仍然常回忆起偎依在她怀中的情形。农闲时节,母亲和邻家的妇人们聚在门口剪鞋样、纳鞋底,我跟小伙伴们在街上疯跑一阵,抽身跑到母亲怀里扎一头,再返回自己的队伍。农村中多有悍妇形象,动不动要跳三丈高,把人骂个狗血喷头,可是母亲从来不骂人,说话是柔弱的,目光和怀抱总是温暖的。

  与母亲相比,父亲要“刚性”得多,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可是他的刚烈只用于对付“不平”,对于家人、对于良善的乡邻,他却是平和地、大大咧咧地。对于子女,他基本上是放养的,很少挑剔我们的作为,更不必说横加干涉。父亲的生活是明快、简约、豁达的,他受不了繁文缛节,也不肯给孩子们定种种苛刻的规矩,连逢年过节的祭祀,也只是“尽心焉而已”,不在乎形式的周全,只强调心意的诚挚。父亲从不吃补药,也不刻意锻炼,饮食简单而粗廉,却活到94岁无疾而终。了无芥蒂,气和心平,一觉睡到天大亮,这就是父亲晚年的状态,我常常疑心这就是他长寿的秘诀。

  “和”也是仁爱,是爱家人,也爱他人。世间还有什么比仁爱更能促进和谐?在这方面,父母是高度一致的,无论对家人对外人,都掏出一颗赤诚之心。母亲在世时,家里生活还很艰辛,逢年过节做一个好菜,或包一顿水饺,母亲必定打发我去给我们家附近一位长着山羊胡子的老爷爷送一份。这位爷爷没有孩子,孤零零一个人。送水饺比较简单,提着小包袱就行;送汤菜就麻烦些,得小心地保持平衡。每当送达目的地,看着老人高兴地接过冒着热气的饭菜,跑腿的辛苦也就被这种兴奋取代了。当年我一直认为那个爷爷是自己的亲人,后来才知道他其实只是我们的一个邻居。

  父亲的仁爱则往往带有一种豪气,他出面给人解决的多是麻烦事、担风险的事,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他却要冲上去。有一年,本族里一个老哥得了一种很可怕的病,都怕传染,没人敢去帮他。父亲挺身而出,冒着极大的风险,陪他到处看病。苍天不负苦心,这位老哥居然死里逃生,恢复健康。

  所谓家风,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父母的为人。我庆幸自己有这样的父亲母亲。耳濡目染,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品质,若拿“你从家中学到什么”这样的问题问我,实在难以“一言以蔽之”,如果要我选一个感受最深的方面,就是这个“和”了。家和也许未必万事兴,起码可以香甜地睡个安稳觉吧。

  父母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随着年龄益增,我愈发对这种“和为贵”的家风有了认同感。如今父母俱已仙逝,我和妻子益发珍惜“家和”的感觉,小心地呵护这种“和”,显然也从这种“和”中受了太多的益。去年逢妻50周岁生日,我去花店买了数枝鲜花,并写了首小诗送给她:

  五十芳龄半相依,柴米油盐属老妻。

  偶赶时髦寻小店,偷将两臂抱花枝。

  光阴静好随人过,世事悲欢且自惜。

  应喜芬芳馨陋室,遥招明月庆良夕。

  诗中所写皆实事实情,我们夫妻结婚26年来几乎天天相守相依而不倦不厌,并不是万事遂心,而是我们都相信,只有温暖的家,才有静好的岁月。

  家规家训:和

  释解:“和”包含多种内容。首先,就个人而言,是一种性情,温和柔顺,顺其自然,静待花开,不妄争逐;也是一种品德,乐观向上,与人为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次,就家庭而言,和是和谐,是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互相温暖。最后,就社会而言,是顾全大局,是公民意识,是和谐发展。

  传承人简介:逯志山,桓台一中语文教师,兼任县作协副主席、《王渔洋文化》学术总监、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阅读推广人。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