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援鄂护士唐婷婷:磨练也是历练 青春的道路一往无前

2020-05-12 10:10:00 来源:  作者: 李兆滨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李兆滨 张铃

  “和女儿视频通话时,婆婆说女儿看到电视上短发模样和我相似的人,她会指电视说这是妈妈。陪她看电视看到病毒的图片时,她会说:‘奶奶你看细菌,妈妈要把细菌都赶走’。亲爱的女儿,原谅我对你的亏欠,等妈妈把细菌都赶走,我就回家。”

  这段话摘自援鄂护士唐婷婷在武汉抗疫时的日记。唐婷婷是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乳腺科的护士长,也是山东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员。

  从迫切地关注疫情,到毫不犹豫地填写请战书,再到真真切切地踏上武汉的土地,最终完成任务光荣返乡。回顾在武汉抗疫的近40天的历程,唐婷婷表示:“这次磨练也是历练,感谢从未放弃的自己,愿自己在青春的道路一往无前。”

  “城市有些冷清,但是却充满希望”

  接到医院通知需要前往武汉抗击疫情,唐婷婷未多做思考,迅速填写请战书报了名。“我相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尽我所能帮助病人,是我作为一名护士该做的事。”几天后,唐婷婷被选入山东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还没来得及向父母多做解释,更没来得及和年仅三岁的孩子告别,唐婷婷便搭上飞机,降落武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爱人的鼓励,自己也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这一路,唐婷婷一定要坚持到底。

  “路上没有行人、没有川流不息的车辆。队伍所乘坐的大巴车上有一位志愿者,老家是陕西,他不求报酬甘愿加入志愿者队伍中,武汉有非常多的志愿者在前线奋战。城市有些冷清,但却充满希望。”唐婷婷回忆道。

  正式上岗前的培训,唐婷婷和队员一直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让身体适应防护服的状态。“汗水和热气蒙住了防护镜,越是看不见的时候,越容易急躁,这时候必须调整状态,让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唐婷婷说,只有当护目镜的雾气行成水珠掉下来,眼前出现一条比较清晰的痕迹,必须侧着脸从水痕处去看血管。

  有个执着的信念,想看到病区全面消杀的那一天

  在重症区,呼吸机和其他仪器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唐婷婷和队友们的护理工作逐渐成熟。

  每当换班时,4个小时不停歇导致的手胀、脚胀、耳朵疼,护目镜压得脸疼、头疼,各种感觉随之而来。“尽管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不能大意和放松。直到从污染区到半污染区、缓冲区,一步一步脱下最后一层口罩时,总算能松口气。”唐婷婷回忆道。

  照顾病人,隔着隔离衣和口罩,病人和护士们之间却没有被隔断。唐婷婷和队友在隔离衣外侧写上“山东——唐婷婷”等等,病人们看到后总会乐观地和她们打招呼问候。有时,给病人输液时,唐婷婷透过模糊的防护镜扎上针管后,心里还有些紧张的她却听到病人感动说“谢谢”。“有时候再苦再累我们也不会哭,但是病人一句理解的话,却总让我鼻子酸酸的。”

  下班乘坐班车返程中,唐婷婷和队友一边交流工作,一边看着手机里上班时的照片。穿着防护服虽然臃肿,护目镜虽然模糊,但是那是最美丽、最坚强的自己。

  看着沿路的街景,唐婷婷思绪万千,她想象着当病区所有病人康复出院时,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当她们背起消杀桶进行病区彻底消杀工作时,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唐婷婷深深地期待着……

  感恩让自己不断成长 青春的道路一往无前

  从3月30日撤出武汉,经过隔离休整,唐婷婷已经在自己本职岗位上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512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记者采访唐婷婷时,她正和同事在智能信息化的电脑前交接病人工作。指着屏幕核对数据的她,眼神中透露着坚定和自信。因为援鄂抗疫而剪短的头发,此刻看起来格外清爽和飒意。

  90后的唐婷婷,在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已经工作了6年。勤恳和踏实中带着青春的活力和坚定的信念,成为这位年轻护士长的最好的代言词。“我时常告诉自己,要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这次特殊的经历,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感谢医院的培养和鼓励,感谢病人的配合和尊重,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同事的陪伴和帮助,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唐婷婷说,作为一名护士,其实自己的工作十分平凡,但又很不平凡。平时的作息周期颠倒、工作压力繁重,“有些岗位甚至会耗费很大的心血”。即便如此,当看到病人在自己的悉心照料下逐渐好转,家属的脸上展露出笑容,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才是她为之付出和不懈坚持的理由,只有这样,她才能不断成长。

  “救助病人,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也是正能量的行为,我会一直坚持。”唐婷婷如是说。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