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误服“灭鼠药”危急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争分夺秒救治

2020-04-27 16:0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孙奉娟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4月27日讯(记者 孙奉娟 通讯员 巩雪 李悦梓)“身穿小黄衣,形像小水滴,清香味扑鼻,肥硕的芒果惹人喜。”2岁的文文(化名)在吃这个香甜的芒果时并不知道表面已涂有剧毒,用于灭鼠的毒饵。等到家中大人发现时已经过去了近2个小时,家人立刻将孩子送到了淄博市妇幼保健院。4月23日,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配合,快速确定毒物性质,进行抢救。

  抢救生命,刻不容缓,患儿入住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后,医护配合,立即诊察病人,确定毒物性质,针对该毒物特性,迅速给予心电监护,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催吐,补液、利尿促进毒物排出,并给予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洗胃过程中由于患儿不配合,胃内残留大量其他食物残渣等情况,造成洗胃难度极大,在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终于顺利完成洗胃等初期救治措施。

  在后续的救治过程中患儿又出现了抽搐、消化道出血、严重的低钠、低钾电解质紊乱,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医护人员临危不乱,沉着应对,镇静止抽、抑酸止血、补钠补钾,呼气末正压通气、利尿脱水降颅压,终于病情渐趋平稳,看着文文安静入睡的脸庞,医生护士都长舒了一口气。随后,经过3天的细心诊治,文文的病情逐渐平稳,终于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转到普通病房进一步诊治。

  1月份至今短短的三个多月中,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已收治误服药物、毒物的患儿近20名,误服种类五花八门:84消毒片、降压药、精神类药品、镇静类药品、体温计、清洁剂、溴敌隆、磁力珠……

  孩子天性中充满探索世界的欲望,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冒险性,导致误服药物、毒物事件时有发生。家中物品、药品摆放凌乱,为孩子误食提供了条件,酿成悲剧。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一定看好孩子,切勿大意。

  那作为家长,为了避免此类悲剧发生,应注意些什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提醒:

  一、家中物品妥善存放,特别是一些药物、毒物,应放置高处,或者抽屉加锁,让孩子无法接触该类物品。

  二、不要把一些药盒、药瓶当做玩具给孩子玩,告诉孩子这些东西是不能碰的。

  三、如果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毒物应立刻就医,不要自行处理,因为不同的药物毒物理化性质不同,解毒方法也会千差万别。处理不当,不但不会救你的孩子,反而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害。比如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毒物误服后可以喝牛奶、蛋清等中和毒物,但磷化锌就不行了,因为误服磷化锌后再吃牛奶、蛋清、肉类或油类反而会加速磷吸收,加重中毒。又例如催吐,不恰当的催吐手法会造成患儿误吸,造成窒息,危及生命,这些都是有过沉痛的教训的。

  四、就医时一定要带好误服药物、毒物的外包装及说明书,这能让医生及时知道是误服了哪种药物或毒物,而且有的说明书会明确写明解毒药物是什么,这些都有利于医生迅速掌握病情,及早施治,能最大限度挽救患儿生命。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孙奉娟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