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张雪
高速路口,车队排列,一路警车开路前行;道路两旁,呐喊声声,无数市民手握红旗夹道相迎;欢迎仪式上,掌声与礼赞给予了归来逆行者崇高的敬意。
今天,淄博这座城市“盛装”出行,欢迎“英雄”平安归来。
4月1日上午,淄博市第四批、第五批28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完成了为期14天的集中休整,从德州回到淄博,淄博全城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凯旋。
白衣执甲,使命已达,他们的归来让淄博这座城市感动,温暖,充满了动力。
凯旋的你们,是最靓丽的风景
车行一路,欢迎一路。中润大道与北京路沿途,大批市民自发站在路旁迎接英雄回家,一些车辆自发鸣笛,向凯旋英雄表达敬意。
当天上午10:00许,28名援助湖北医疗队员抵达齐盛国际宾馆,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迎接。江敦涛在欢迎仪式上表示:“凯旋而归的你们,是淄博这个最美的季节里,最靓丽的风景线!”
别时风雪,归来春风。战“疫”打响以来,淄博市共有104名医护、疾控人员驰援湖北抗疫前线,这28名医疗队员分别于2月5日及2月9日出发,支援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的新冠肺炎医疗救助工作,3月17日起分批次撤回。
不论他们是妻子、丈夫、儿女、父母,还是60后、70后、80后、90后,到了“生死场”,就只有“医者”一种身份。40余个激情奋战的日夜,他们用技术、信念、毅力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初心使命。
千言万语,都在那一声“欢迎回家”中
幸福,总在历经艰难与离别后更加珍贵。
“走的时候他怕家里人担心,没告诉我们,我和他姥爷很想他。”在欢迎仪式仪式现场,淄博市第七医院孙英豪80岁的姥姥在人群里静静的等待着,她说,她为有孙英豪这样的外孙感到骄傲,盼望着外孙早日回家团聚。
淄博市第一医院张明宇的妻子,一早就赶来了现场等待接丈夫回家。她说,丈夫去湖北已经一个半月了,这段时间很想他很牵挂他,家里还有两岁的孩子,每天只能通过视频和丈夫聊天。“妈妈怎么还不回来啊……”今天对5岁的羊羊来说,同样是个特别的日子,他戴好小领带,穿好小西服,等待着52天没见到的妈妈刘尚静。
“我想和家里人吃一顿团圆饭。”
“我想回家看看儿子!”
“我想吃妈妈做的饺子。”
……
离家近两个月,这些英雄们回家后的愿望简单而又纯粹。
在见到妈妈宫艳玲的那一刻,13岁曹雅晴和弟弟终于忍不住扑到了妈妈怀里,“宝贝,你想妈妈了吗”“我想你了……”
家人、同事、爱心市民,近2个月的牵挂、担心、思念,全部化作了欢笑与泪水,千言万语,也都在那一句“欢迎回家”中。
凝心聚力,继续发扬这座城市的精神
无畏生死,无畏归期,淄博这些逆行英雄,在磨难中诠释了愈挫愈勇的斗志与不惧艰难的韧性,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勇于拼搏的淄博精神,用笃行勇毅点燃了这座城市继续干事创业的热情。
淄博市第一医院孙光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务人员力所能及的一件事。”
淄矿集团中心医院牛鹏说:“看到家乡的人,听到家乡的话,内心很感动,相信每个医护人员都会这样的选择。”
高青县人民医院孙超说:“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我会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脸颊被口罩勒出“勋章”,护目镜下依然温柔的目光,不分昼夜地守护、废寝忘食地奔忙……上百人的淄博医疗精英,以超常规的负荷,曾分别战斗在黄冈小汤山、专收重症患者的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武汉客厅等方舱医院,他们一次又一次让远在家乡的我们震撼和骄傲。
“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上,你们是战士,你们是勇士,你们是主力军,你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江敦涛表示,在接下来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全市党员、干部,全体市民,都要当战士、做勇士、当主力军,学习医疗队员们迎难而上、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战则必胜的精神,打胜仗、立战功、头拱地、向前冲,为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