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救助工作者闫新国坚守救助工作26年 救助受助人员3000余人

2019-02-08 09:26: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许炳棋

  【开栏的话】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大众网全体编辑记者开展“学批示 践‘四力’——新春走基层”活动,连续第十一年新春走基层。编辑记者们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 80 周年的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春节前夕、在回家的过程中,通过记录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展现祖国各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欢度佳节的美好景象,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喜庆祥和的浓厚氛围。

  我们将在大众网、海报新闻客户端、山东手机报、 “两微”及商业平台,同步推送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新春走基层:救助工作者闫新国坚守救助工作26年

救助受助人员3000余人

  时间:2月4日(大年三十) 

  地点:淄博市救助站 

  记者:许炳棋 

  夏天,为了不让流浪乞讨人员中暑,他们街头送上绿豆汤;冬天,为了不让露宿街头人员冻死冻伤,他们穿街过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提升着整个城市的温度;为了能够随时为上门求助的人提供服务,全年无休。他们就是淄博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

  淄博市救助站业务副站长闫新国,在救助工作一线坚守了26年,每一个节假日都在随时待命的状态中度过,每年春节,都会为流浪乞讨人员送上温暖。26年间,经他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不下3000人,护送返乡累计里程超过50万公里。今年大年三十除夕夜,寒风凛冽,就在万家灯火通明时,闫新国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深夜上街进行主动救助。

  春节救助工作“不打烊 ”

  “铃铃铃……”大年三十下午5点多,闫新国的手机就没停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忙忙碌碌的组织工作人员上街进行主动救助、搬运给流浪人员的食物和衣物……

  “平时我们每当天气恶劣的时候,都会上街进行主动救助,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对于张店城区的流浪人员,我们基本都知道他在什么位置,每隔几天都会给他们送点食物。”下午6点左右,闫新国就带领工作人员开车上街进行主动救助。

 

“你吃饭了吗?在这里冷吗?要过年了,你跟我回去吃个饭洗个澡吧。”闫新国喊道。

  第一站来到的是河滨小区,在小区入口不远处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棚子,里面蜷缩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大汉,身上穿着不知哪里捡来的破烂衣服,头发又长又乱。“你吃饭了吗?在这里冷吗?要过年了,你跟我回去吃个饭洗个澡吧。”闫新国冲着大汉喊道。

  据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这名流浪人员在这附近已流浪好几年了,白天在街边扫扫地,晚上就在这个自己垒的小屋内睡觉,因一直拒绝到救助站,救助站工作人员便每次巡查时候,都来到这里看看他,这次他依然拒绝了“邀请”。

  在给他送了些吃的和一顶棉帽后,闫新国和其他工作人员继续寻找其他流浪人员,十几分钟后,车子停在淄博火车站附近,“火车站是人员密集的地方,经常有打工的或者其他流浪的人露宿街头。”闫新国和几名工作人员拿着手电筒在火车站桥洞下巡查着。

老人拒绝救助,便为老人泡了一碗方便面

闫新国递给他一张救助站联系卡,告诉他如果想得到帮助

  突然看见桥洞里常住着一个拾荒老人,但他拒绝救助。救助站工作人员便找来热水,为老人泡了一碗方便面,递给他一张救助站联系卡,告诉他如果想得到帮助,可以自行联系他们。闫新国介绍:“救助第一原则是‘自愿’,如果流浪者不愿去救助站,就只能尊重他们的意愿。”

  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置突发情况

  闫新国继续踏上寻找流浪人的道路,这时已经是晚上8时,外面的寒风越来越大,随着一阵铃声,闫新国接到一位市民的求助电话称,在银座五里桥店对面有一个流浪的醉汉。大家接到消息后立即驱车前往。

 

晚上8时,闫新国接到一位市民的求助电话。

流浪汉醉酒流浪街头,闫新国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闫新国在路上告诉记者:“我们这个工作,面对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每天都和流浪乞讨人员打交道,为了随时让上门求助的人得到帮助,我们24小时都不休息,也不分节假日。即使轮休,也要保证24小时手机畅通,以便处理突发情况。”

  闫新国回忆道,在2014年10月2日深夜,他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电话铃声惊醒,当他接起电话,得知一名未知姓名的受助精神病人突然出现重度昏迷、随时可能死亡,他立刻从床上跳起来,一边安排转院抢救,一边向上级领导汇报情况,一边冲出小区打车赶往医院。由于时间太晚没有护工能够赶到医院,都表示天亮之后才能赶到,于是他当即打定主意要做一个夜间的临时护工。

  到了医院,他见到一息尚存的受助人员,受助人员因为大小便失禁导致浑身恶臭,但是已经顾不上其他,抱起受助人员便冲进了急诊。心电监护、抽血、测血压、打点滴……经过一夜的抢救,受助人员的命终于保住了,虽然一整夜没有合眼,但他觉得值得。

  26年除夕夜都在随时待命中度过

  救助工作突发情况较多、护送任务重、从业风险高,而救助工作者们都已经习惯了加班加点的工作。说起大年三十晚上仍要留在站里值班,无法与家人团聚时,闫新国也只是淡淡的说道:“习惯了。”

  闫新国讲道在救助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人印象深刻,2014年12月24日平安夜,组织夜间巡查,在火车站广场下面发现了一名露宿街头的大汉,当时的气温大概零下八九度,他只穿着一件衬衣和单裤,浑身上下唯一热乎的东西就是手里捧着的一碗面。当时问他是不是愿意回救助站的时候,他哆嗦着说“想”。然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汉当场给工作人员跪下了,不断的磕头,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谢谢,谢谢”。他叫王宝才,45岁,泰安东平人,出来打工没钱回家,只能流浪街头,第二天工作人员们便把他送上了去往东平的车,目送他离开淄博。

  回忆着一件又一件的往事,每一个被救助的对象都记在了他的心头。26年坚守在救助工作一线,闫新国告诉记者,唯一感觉亏欠的就是家人,工作值班多、出差多,遇到恶劣天气还有街头夜查任务,有时候一个月有半个月不在家,家里根本就管不上,就连春节这样的重要节日也不一定能在家和家人一起,虽然有些委屈和辛酸,但是当看到被救助的人能够和家人团聚,感觉救助工作很有意义。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