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实践】白兔丘村:生态宜居建设美丽村庄 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2018-07-05 15:58:00 来源: 大众网淄博频道 作者: 丁稳 刘伯垚

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村。

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党员活动阵地、村史馆、乡村记忆馆于为一体的村委大院。

  编者按: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指明了方向,又指明了路径。

  为积极宣传推进我省乡村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的经验做法,5月26日起,大众网推出“聚焦乡村振兴,打造齐鲁样板”专题报道,记者分赴17地市典型村庄实地采访,用精炼的文字和生动的镜头记录各地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报道各地村庄在乡村振兴路上经历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多角度展示我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创新实践。

航拍白兔丘村。

 

白兔丘村历年来获得的荣誉。

  大众网记者 丁稳 刘伯尧

  从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现在道路平整开阔、环境优美,从一个落后农业村,到生态文明村和全国文明村镇,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村,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以文化引领发展,实现了乡村文化振兴。

白兔丘村的四德榜,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

白兔丘村因历史名人高傒的“白兔丘”墓而得名,修建的村史馆让村民更了解村庄历史。

文化符号在村内随处可见,文化墙装扮美丽村庄。

  打造宜居环境 传承乡村文明

  走进白兔丘村,宽阔的道路,郁郁葱葱的植物,难以想象六七年前,走在这条路上,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为了改变这一问题,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白兔丘村先后投入70余万元实施村容村貌改善,硬化3万余平方米路面,种植植被4000余株;淘汰垃圾池6个,设置生活垃圾箱60个,还配备了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推进了庭院“五化”,实现了整个村庄从内到外干净整洁。

  村委大院里,喷泉涌动,给人以夏日的清凉和美感。这边,孩子们在儿童乐园里,玩耍嬉戏;那边,老人们在屋里下棋打牌,和谐村居之风迎面而来。村委大院成为村民们每天茶余饭后最愿意去的地方。“2017年,通过敬仲镇政府资金扶持,白兔丘村升级改造了村委大院,建成了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党员活动阵地、村史馆、乡村记忆馆于为一体的大院。”白兔丘北村村主任张磊介绍道。

  白兔丘村因历史名人高傒的“白兔丘”墓而得名,1926年10月,白兔丘村还成立了临淄区第一个党支部。依托这些元素,在大院中建成了村史馆和乡村记忆馆,这也成为白兔丘村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窗口。一幅幅图片记录村庄历史,一件件物品讲述乡村变化。“到党史馆看看老照片,了解白兔丘村的历史,到乡村记忆馆看看老物件,留住村民的乡愁,很多村民会领着家中的孩子到这里来,增长见识。”白兔丘北村妇女主任王美芳说道。

乡村记忆馆留住村民的乡愁。

小学生们到村史馆参观。(资料图)

  村民唱主角 道德讲堂倡文明乡风

  “孝老爱亲是本分,家和才能万事兴。”在白兔丘村,每个季度都会进行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及优秀家风、家训的评选,村民的家风家训也会在家门口展示,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是从爷爷辈一代代传下来的,我也这样教育我的孩子和孙子,希望他们长大为正直、孝顺的人。”村民徐东博对记者说道。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白兔丘村通过推动乡村的文化繁荣,从而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张磊介绍道,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让村民唱主角。

  白兔丘村还建设了道德讲堂,会定期邀请村里的道德模范开展宣讲。朱佩秀是白兔丘村的村民,十几年来照顾因车祸瘫痪在床的大伯哥,无怨无悔,被评为淄博市道德模范,也是村民学习的榜样。通过定期评选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张贴善行义举“四德榜”,白兔丘村为群众树立了看得见的道德模范,传递正能量。“有了身边的榜样,我们会向他们学习,像朱佩秀一样,成为别人称赞学习的榜样。”说到朱佩秀,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乡情,依托文化载体,白兔丘村越来越美丽,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张磊表示,白兔丘村民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把村庄建设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中国美丽乡村。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