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绿皮小火车之风 圆老人春游之梦

2018-04-04 15:40:00 来源: 大众网淄博频道 作者: 许炳棋

在车上,志愿者与老人合影。

下车时,工作人员保护好老人安全。

游玩时,大家在满是桃花的世界里拍照。

老人走不懂了,志愿者就把他背起来走。

  大众网淄博4月2日讯(记者 许炳棋 通讯员 张万杰 侯婧)在张店石村老年公寓,住着100多位老人,他们大多年迈多病,有的卧床多年,有的患有多种慢性病,有的失智。春暖花开,部分老人想出去走走,可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最远也只能到门前的公园转转。有的老人来自农村,被孩子们接到城里,在养老院一住就是七八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去看看花都成了奢望。有的老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不知道坐火车是什么滋味。4月1日,在众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老人们将乘坐淄博最有故事的绿皮小火车外出游玩。上午9时许,来自山东宁智寓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石村老年公寓和九级老年公寓的28名老人和60多名爱心志愿者来到淄川的太河镇东同古村。

  28个特殊的“家庭” 一个老人两个“孩子”

  4月1日5:30许,天还没亮,但张店石村老年公寓却灯火通明,60多名爱心志愿者、医生已从四面大方赶到这里集结完毕,等待着此次活动的志愿者领队——淄博城际救援队队长朱兴杰分配任务。

  老人出行看似容易,但在出发前的一刻,我们才知道事情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就在前一天,有近20名老人因为身体原因不得已退出活动,原本庞大的队伍瞬间少了不少。剩下的28名老人在点名时,只有个别老人能够按照队长的要求排队,其他的需要工作人员在人群中一个个去核对、组织。

  按照1:2的比例,朱兴杰给28名老人临时组成了28组“家庭”。为了应对路上的特殊情况,石村老年公寓院长王迎春、九级老年公寓院长尚艳等还安排了四辆轮椅、若干纸尿裤、纸巾和零食等,还有5名护理员随行。

  乘坐绿皮小火车 一路风景一路歌

  乘坐绿皮小火车,前往太河东同古村赏花、看民俗、赶大集、挖野菜,为老人策划的一场充满回忆的圆梦慢旅行按原定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浩浩荡荡的大部队直奔火车站,火车站工作人员早已在此等候,为老人开启了两条绿色通道。

  正说着,车厢里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85岁的李秀英知道今天出游,高兴的得一夜没睡好,上了车也难掩兴奋,随着车轮的飞转,老人洪亮的歌声不时飞出窗外,也引来了许多长枪短炮的拍摄和阵阵掌声,甚至有来自百度和腾讯自媒体人的直播拍摄。

  “这几年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田间的小麦,今天我终于看到了真正的麦苗,长势真好啊。”望着窗外的麦苗,李秀英感叹说。

  本次出行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是93岁的任秀娥老人,她悄悄地告诉记者,上一次出远门还是40年前儿子当兵的时候,她去了一趟石家庄,那地方可真大啊。这一次,这是她第二次出“远门”,现在年龄大了,腿不好,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少……说着,老人拉起志愿者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77岁的张远方在火车上则一直望着窗外,眼神充满浓浓的回忆。退休前,张远方对这一片再熟悉不过,太河也去过不少次,今日算是故地重游,但感觉却大不同。

  火车行驶,88岁的董景柱全神凝望车窗外擦肩而过的田野喃喃自语:“好多年没坐火车了,现在又坐上了。”

  两个多小时,老人们却没有丝毫的疲惫。高兴地和志愿者拉呱,合影,摆出流行的剪刀手。

  最为惊喜的是,淄博开往泰山的7053次列车原列车长赵新华也来到车厢里,她表示,在看到晨报的相关报道后,很受感动,愿意尽自己微博之力为老人们做点事情。

  赵新华给老人们讲述了绿皮火车的“前世今生”。她表示,虽然现在已经迈入高铁时代,但绿皮小火车也有它自己的“魅力”,它可以让人们放下手机面对面交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人心不会老,小火车不会老,永远都向着幸福的地方跑去。”慷慨激昂的话语引起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路上多困难 患难见真情

  按原定计划,从西同古火车站下车,先是穿过同古渡槽,然后赶集、赏花、观赏大棚等,但从火车站下到渡槽的不足1公里距离,很多老人体力已跟不上。当日天气也比较炎热,老人们穿得都比较厚,主办方临时调整了路线。

  于是我们看到,四辆轮椅在小路上来回奔波,来自淄博城际救援队的队员和爱心志愿者们将上一位老人运到路边,又一路小跑着将轮椅推回来,迎接下一位体力不支的老人,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流淌下来,他们却顾不上擦。

  虽然轮椅好用,但在后面去往三亩地民俗的一小段路上,孙太林老人腿脚不便,轮椅此时也难以派上用场,志愿者孙岩芬想都没想,蹲下就将老人背起来继续前行。

  志愿者队伍中,还有一名大三姑娘柳梦晗,跟着母亲参加这次志愿活动。她们娘俩与80岁的薛美芳老人组成家庭,一路上,她们像祖孙三代一样,一边一个,一路搀扶照顾着老人。对于这次活动,柳梦晗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些老人腿脚不便,身体仅仅处于‘稍微能自理’的状态,但养老院能冒着风险,让老人出来游玩,真是太不容易了,我们必须支持和帮助。”仅这一点,她觉得石村老年公寓和九级老年公寓很不容易,是真正为老人着想的老年公寓。在活动结束后,柳梦晗还把自己勤工俭学的钱拿出来200元捐给老年公寓。钱虽然不多,却是她一片心意。

  还有鲁中晨报的老年记者殷茂瑞,虽然没有帮扶老人,不过,他自己开车,拉着几十箱矿泉水赶到太河助力活动,六十多岁的他一趟趟搬水、送水,用实际行动为志愿者们做了很多。

  由山东盛唐新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爱心车辆,此时也派上了大用场,在乡间小路上,将腿脚不便的老人一次次转运老人至大巴车上,再往下一个目的地。

  一幕幕瞬间,让老人们也深受感动。

  “忆苦思甜”饭菜 勾起老人回忆

  中午,同古田园综合体的工作人员还为老人精心准备了当地的特色美食款待老人。

  “这个叫炸肉蛋,太河当地过年必备。”“香椿是上山现摘的,豆腐丸是我们自制的。”为了老人们吃好,工作人员可是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各类原料,当然,这一顿美味也让老人赞不绝口。

  这一天,老人们沐浴在大自然中,看山间桃花、梨花竞相开放,来到大棚中参观从未见过的火龙果、木瓜树,吃着当地特色美食,还有志愿者左提右携,心情格外舒畅,有的老人更是兴趣高昂,时不时高歌一曲,沿途都充满着欢声笑语。

  今年82岁的孙老说,“以前腿脚好的时候想出去看看,可是家里根本离不开人,老了有时间了想出去走走时腿脚又不行了,我这种情况孩子们都不敢带我出去,如今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总算圆了梦。”

  从车站到太河到三亩地民宿,这一路,大部分老人们大约步行6000多步,对于我们,也许进不了微信运动的排名,但对他们,却是此生弥足珍贵的回忆。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