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齐上阵 “旱码头”上演民俗文化盛宴

2018-03-02 09:13:00 来源: 大众网淄博频道 作者: 边增雨

参演队伍带来的舞龙表演(边增雨 摄)

锣鼓表演《爱我中华》(边增雨 摄)

声势浩大的锣鼓队(边增雨 摄)

  大众网淄博3月1日讯(记者 边增雨 通讯员 王娟 赵德会)3月1日下午,周村区恒星路上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来自各村居、社区的3000余名民间艺人组成的20支扮玩队伍,带着近35个节目走上街头,为民众献上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民俗文化盛宴,现场吸引了近5万余人次欣赏观看。

  华美的戏服、精致的妆容,“周村芯子”一出场就引得观众连声称赞。“周村芯子”作为周村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精湛的技艺令人拍手叫绝。孩童们装扮成各色古装人物,或坐或站或高悬芯子之上,每台芯子风格迥异,讲述着不同的传奇故事。

胜利锣鼓表演(边增雨 摄)

芯子表演《人面桃花》(边增雨 摄)

腰鼓表演(边增雨 摄)

  今年参加展演的各镇、街道精心组织节目,力求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喜闻乐见。打击乐《爱我中华》表演首次亮相扮玩舞台,年均12岁的50多名小朋友激情四射,除了演奏传统的响锣战鼓外还增加了流行味十足的非洲鼓、电吉他元素,给这个传统佳节带来了别样的风味。东马村为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锣鼓表演,今年特意定制了一面直径2.6米的大鼓,和八面直径1米的小鼓,并将这些印有牡丹图案和“花开富贵”字样的鼓摆成一朵花的形状,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大鼓的支架上由一名花仙子作指挥,锣鼓声声中,一幅象征美好新生活的锣鼓表演场景铺就开来。六旬老人“带头舞龙”、七旬老人敲起威风锣鼓,多名老者的参与引得路边群众拍手叫好、佩服不已。

  据了解,周村区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已连续举办了15年,成为周村本地及周边地区群众欢度元宵的佳地。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周村历史悠久、特色浓郁的地方文化品牌,对于全面展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全区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挖掘“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鲁商发源地”历史文化底蕴,弘扬周村悠久的商业文化和民俗文化,促进“商贸文旅发展”,提升周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