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李波
责任编辑:王盈盈
“村里垃圾能及时运走吗?村内村外有没有乱扔乱堆的垃圾堆?对村里垃圾的处理满意吗?村里办红白事负担重吗?对村内红白理事会工作满意吗?……”面对这些问题,高新区群众给出了100%的好评。老百姓竖起大拇指,纷纷点赞高新区的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工作。一张小小的成绩单,展现的是群众亲身体会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带来的真正实惠。
上下联动 通力配合 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高新区四宝山办事处裕民路上,环卫工人正在擦拭着路旁的果皮箱;在北营社区里,垃圾翻桶车正在清运着社区内的生活垃圾……走在高新区的大街小巷,道路整洁,漫步小区,干净卫生,高新区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安居乐业,和谐美满成为高新区土地上正在上演的乐章。
近年来,高新区秉承“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城一体”理念,把全域城市化、生态建设作为优先战略,连续三年组织实施了城乡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以及环境保护攻坚战,聚焦功能提升,丰富价值内涵,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承载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落脚点,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了“全面覆盖、层层履责、责任到人”的工作体系。明确了两园一办环卫所的职能作用,理顺了纵向分级负责、横向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了“户集、村收、办(园区)管、区运”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了“设备直配、垃圾直运”。生活垃圾转移路径更加明晰,全程实现了“垃圾不落地”,定点投放、日产日清。2017年共清运生活垃圾约为52000余吨,非生活垃圾20000余吨。
走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示范村甘家村,路面干净明亮、垃圾桶外无垃圾……村中整洁的环境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我们村416户人家,共放置80个垃圾桶,村民出家门口,没走几步就可以将垃圾放入桶。”村党支部书记张华说,甘家村把环卫一体化当做改善村居环境的突破口,在旧村改造的时候,就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硬化、亮化、绿化三部曲稳步推进,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看着这么干净的环境,村民也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
高新区按照“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先期推选出甘家村、街子村、太平村、傅山村等示范村,以示范村为榜样,全面带动其他村居环卫工作开展。同时,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与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文明行动、村居道路建设等联动推进,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工作水平。
为确保工作成效,高新区严格督导,强化效能问责。加大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将其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考核管理体系,将其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联合文明办、组织人事部、建设局、两园一办等部门单位负责人成立了联合检查验收组,每季度对两园一办和55个村居逐村进行现场验收和资料验收。对有突出问题和整治不到位的,实行严格的工作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创城办、文明办、建设局、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和两园一办步调一致、配合联动,对55个村居进行拉网式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17年共督导问题350个,下发督办单870个,整改完成率96%以上。
能否得到群众的认可,是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尺。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文明办、创城办组织发放倡议书5万余份,喷涂宣传标语268条,悬挂横幅460余条,制作展板200余块,安装公开栏55个。在《高新区通讯》、“淄博高新”频道设立了城乡一体化工作专题专栏,建立了曝光台,对“脏、乱、差”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加大了宣传督导力度,公布监督员和监督投诉电话,运用“有垃圾找政府,请拔打12345” 群众举报热线和《垃圾曝光台》,动员广大市民及志愿者对各类积存垃圾进行举报。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教育,使知晓率大幅提升。
破旧立新 道德引领 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
翻开《高新区移风易俗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红事随礼金额不超过100元;随礼不坐席,控制迎亲车队、宴席规模和档次,合理适度宴请宾朋;白事不在主街道搭设灵棚,取消吹鼓手,不摆祭灵;吊唁金额不超过50元,吊唁不待客;丧期1天……
一项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引导广大群众破除婚丧陋俗,倡树文明新风,净化社会风气的标准规定既严肃而又不失人情。近年来,高新区把移风易俗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同时,在群众中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意义,营造浓厚氛围,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家喻户晓。魏家社区党委委员胡凤琴告诉记者:“就拿白公事来说,原来要好几万才能办下来,现在几千块钱左右就能完成。”
高新区大力实施移风易俗工作 “四个一”。倡导“一个理念”。即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的理念,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摈弃恶俗陋习。建立“一支队伍”。各村居都建立一支由群众推举的德高望重、热心服务、公平公正、崇尚节俭的人士组成的红白理事会队伍。完善“一套规范”。规范婚丧事宜的办理程序、随礼金额、宴请人数、车辆使用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让红白事有人管、有章可循。明确“一个民约”。红白理事有关内容和移风易俗要求纳入村规民约,并上墙公示,让群众自己定规矩、自己去执行、自己去监督。
通过“最美家庭”、“好婆婆 好媳妇”、孝德之星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孝老敬老、厚养薄葬成为真孝道。突出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出台《进一步规范村居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的通知》,督促党员带头移风易俗,以优良党风带社风民风。家风促民风,开展“移旧俗、除陋习、扬正气、树新风”为主题的基层家风家训活动,良好家风孕育淳朴民风,高新区移风易俗蔚然成风,满意度逐年上升。
乡村文明行动是持久战,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2018年,高新区将继续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工作,努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让文明生态的风景常驻心间,真正把乡村文明行动这项惠民工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去。
初审编辑:李波
责任编辑: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