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打造全科医生 家门口解决疑难杂症

2017-12-23 10:43:00 来源: 鲁中网-鲁中晨报 作者: 王莉莉
  联手打造全科医生 家门口解决疑难杂症 不让一个人在追求健康道路上掉队

  文/图记者 王莉莉

  “环境越艰苦,需要帮助的村民就越多。遇到的问题越多,自己得到锻炼的机会也就越多。”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主治医师尚念胜这样说。曾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山东大学省立医院工作学习过的他,现如今作为“第一村医”被派驻到文昌湖区商家镇东太村,他不但没有被这里艰苦的环境所吓退,反而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角色转变,并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病人家属十分感激,一直将尚念胜送到了胡同口。

   

  尚念胜上门为村民诊疗。

  入村:“喊着”给老人看病 

  12月12日,几经辗转,记者来到东太村卫生室时,尚念胜正握着一位老人的双手,微笑着扯着嗓子和老人对喊。由于村卫生室位于村医解青美的家中,这样的温馨场面,融洽祥和,宛若家人,令人感动。一问才知道这位白发苍苍、走路蹒跚的老人已有76岁,她是专门来找“城里来的大医生”看病的。由于老人耳朵不太好,尚念胜笑着扯着嗓子问询老人情况,老人见“大医生”一点架子也没有,更是欢喜得不得了,两人从病情聊到生活,现场俨然一家人的气氛。

  “太温暖了,也太感动了!”从事村医工作39年的老村医解青美说,尚念胜第一天坐诊时,嗓子就喊哑了,她感慨地说,“基层太需要这样的医生,专业医疗技术过硬,而且是真心实意为村民服务。”据她介绍,东太村有505户村民,常驻人口300多户,村子比较落后,村里多以老人和孩子为主。

  进驻:联手打造全科医生 

  尚念胜一心想着解决村民遇到的健康难题。除了指导村卫生室开展业务、为当地村民看病诊治,尚念胜还对村民开展上门随访服务,了解群众健康状况,重点关注贫困人群,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时常在想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纵向整合,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尚念胜主动出击,联系同在商家镇担任“第一村医”的“同胞”,“我们中有内科大夫、外科医师,还有精神卫生方面的专家,咱们联起手来为村民诊疗,还有什么治不了的病症?”尚念胜突发奇想,几人联手打造全科医生。

  “咱们几个村子离得不远,赶上哪个村子里有大集,咱们一起赶大集去!”“走!说干就干!”几位“第一村医”一拍即合,想法付诸于现实。

  下沉:不让任何一人掉队 

  “第一村医”联手赶大集,给附近村民带来极大便利,各种疑难杂症家门口就能解决。同时,尚念胜还自掏腰包印制健康宣传材料,普及卫生健康常识,活动受到了村里群众的一致好评。然而,细心的尚念胜又发现了新“漏洞”。

  “‘第一村医’的使命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还有很多卧病在床的病人根本来不了。”于是,尚念胜一有时间就挨家挨户转。12月12日,尚念胜趁午休时间,带着从“大本营”——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带来的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再次来到54岁村民刘玉秀(化名)家。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年初刘玉秀因车祸脑出血成了植物人,家属一直在旁护理,家庭也因病致贫。

  了解情况后,尚念胜数次到家中为其诊疗,并教家属如何科学护理病人。“三天两头过来给病人听诊,现在还给送来药。这药说什么我也得给钱。”病人家属握着尚大夫的手说什么也要付药钱。“这些您就不用考虑了,好好照顾病人,有什么难题来卫生室找我。”尚念胜挥挥手,又走向了下一个村民家中。

  作为“第一村医”,尚念胜感触颇深,他说自己既感到荣幸又感到责任重大,宣传国家卫生计生政策,进行家庭医生签约,建立家庭档案,重点人群管理,防病控病,把预防、宣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作为重要工作。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的:“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积极响应市政府和市卫计委号召,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决不让一个人掉队!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袁菲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