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特色小镇——这里青山绿水 这里英模辈出

2017-04-13 09:49:00 来源: 淄博日报 作者: 刘淼

  淄博地处鲁中腹地,而淄博的腹地则是海拔1108米的山东第二峰——鲁山。鲁山两麓群山绵延,沂、淄两河分向南北。这里不仅物产丰饶、山清水秀,更孕育、成就了无数英雄儿女,焦裕禄、朱彦夫、李振华、孙建博、亓庆良、刘昌法……

  让我们跟随淄博市委宣传部“聚焦特色小镇”精准扶贫·媒体在行动,再次走近他们,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焦裕禄:永远激励家乡人民前进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1922年出生在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家庭。父亲被地主逼迫致死,十几岁的焦裕禄也被日寇押送到抚顺煤矿当劳工。苦难磨练了焦裕禄,革命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萌发,积极参与革命活动,1946年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后期,焦裕禄随军到河南工作,1962年12月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焦裕禄拖着患有慢性肝病的身体,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繁重的工作让他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领导干部要学焦裕禄》的社论,多年来,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一直没有停息。作为焦裕禄的家乡,淄博市及博山区长期坚持弘扬传承焦裕禄精神,积极开展系列学习活动,不断赋予焦裕禄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朱彦夫:没有手脚的领路人

  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在淄博市沂源县张家泉村。14岁那年,朱彦夫报名参加解放军,在抗美援朝中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双腿膝盖以下、双手手腕以上截肢,失去左眼,但他传奇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退伍回到家乡,朱彦夫担任了村支部书记。他拄着拐,拖着17斤重的假肢,到田间地头查看生产,逐门逐户察访民情。他的主意慢慢拿定:治山、治水、造田、架电,一干就是10多年,将荒地“赶牛沟”“舍地沟”“腊条沟”变为沃土良田。为了让群众早日用上电,朱彦夫在妻子的照顾下,跑上海、南京、胜利油田、陕西联系材料,经过艰苦努力,终于让张家泉村于1978年结束了点油灯的历史。

  1982年至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

  李振华:“红烛”六十年不灭

  1953年,17岁的李振华离开家乡大城市南京来到千里之外的革命老区沂源支教。

  从工作的第一个月起,李振华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60余年没有间断,累计捐款10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00余名。退休后,李振华把仅存的15000元积蓄和国务院特殊津贴捐献给他工作过的三所学校。在李振华的带动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资金已达296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000多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2000余人次。

  而他自己,60多年来一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不吸烟不喝酒不喝茶,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6年,至今还戴着当年用30元钱买的南京钟山表。

  60多年来,李振华先后8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但他始终保持着本色,洗得褪色、领口破损的衬衣,一双老布鞋……如今,81岁高龄的李振华依然忙碌着,调研接访,履行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到全国各地为学校、单位义务做报告。

  为了改变山区孩子们的命运,李振华失去了太多太多,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回父母身边工作,县市省多次选调提拔……

  李振华,如一支红烛默默燃烧,六十余年不息。

  孙建博:摇着轮椅征服“山”

  孙建博,1959年10月出生,现任山东省淄博市林业局调研员、原山林场党委书记。

  孙建博3岁重残,右腿每迈一步,都要用手拖曳一下。早年孙建博在原山林场承包陶瓷门市,带着几个残疾人闯荡市场。1996年,他来到原山林场担任场长、党委书记。

  上世纪90年代的林场负债累累,孙建博提出上生态旅游项目,大部分职工都认为这根本不可能。但孙建博带领大家外出考察,当年修建旅游设施,当年收回成本。为了扩大旅游业务,孙建博拖着病腿到各地跑生意。到外地出差,为了省钱,他只花几毛钱住到散场后的电影院。出差路上车坏了,他和几个同事就铺块牛皮纸,躺在车旁挨到天亮。

  经过多年奋斗,原山林场发展壮大了,部分职工思想上出现了懈怠。孙建博提出建“艰苦奋斗纪念馆”,让职工永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原山精神。同时,他们自加压力,提出“二次创业”,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争创淄博市首个5A景区。

  孙建博先后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等,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人物”,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1年1月,孙建博被中宣部确定为“时代先锋”,被誉为“残疾人的榜样,正常人的镜子”。

  亓庆良:往低处走 往好处干

  亓庆良,1952年8月出生,淄博市博山区源泉镇源西村人。1978年青岛医学院毕业时,老师让亓庆良留校,但他决定回到家乡博山。1997年,亓庆良已是副主任医师、“博山区十大名医”,但他放弃到市级医院就职机会,主动到最偏远的源泉乡卫生院工作。虽说这里是他的家乡,但很多人还是不理解,“别人都是往高处奔,而他却偏偏往低处走。”

  刚到源泉时,卫生院连大门都没有,院内杂草丛生。医疗设备只有一台显微镜,外欠款50多万元,职工3个月未发工资,最少的一天收入只有一毛八分钱。

  “还能留下来吗?”眼前的一切让亓庆良心里犯了嘀咕。但是,当他看到群众翻山越岭来到医院时,却因医疗条件有限被迫转院时,他攥紧了拳头。亓庆良从基础抓起,用服务和疗效说话,一点点赢得口碑,一点点改变面貌。卫生院手术室在顶楼,没有空调,夏天室温超过30摄氏度,一台手术下来,塑料袖筒里都是汗水。到了冬天,没有暖气,手术前医护人员还要把手臂放在冰冷的酒精中浸泡5分钟消毒,冻得他们刺骨疼痛。那一年,他们成功实施300多例手术,没有一例因为条件差而影响效果。

  20年间,亓庆良将一个茅草丛生的乡镇卫生院发展成拥有诸多先进设备的知名二级规模医院,业务收入从倒数第一跃居全区榜首,不少城区的患者也慕名前来就医。亓庆良也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卫生院院长”、“山东省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获全国医药卫生成果三等奖,3次参加国际学术成果展示会。

  刘昌法:为老乡拔“穷根”的城里人

  在焦裕禄的故乡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刘昌法的名字越来越被当地百姓熟知和传颂。自从选派为驻村“第一书记”,5年来,他扎根山区,先后带领两个贫困村走上致富路。

  刘昌法曾是淄博市委政研室农村科科长,搞理论研究在行的他却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片山、这方土。在池上镇上小峰村任职期间,刘昌法租住在村里的一处民房内,自己开灶,吃住在村里。几年来,除了春节等少数节日外,其余时间基本都靠在村里,常常是两至三周才回一次张店的家。村里的宋大娘已经83岁高龄,刘昌法走访时发现她的眼睛红肿、见风流泪,对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回到张店后,刘昌法专门咨询了大夫,给老人带去了眼药水和消炎药。村民宋作军家的孩子遭遇交通事故,刘昌法跟单位汇报后送去了2000元慰问金,并与村“两委”积极开展捐助活动,筹集了8000元医疗费…… 

  在池上镇上小峰村任职的三年时间里,刘昌法和派出单位帮助村里建设实施了拦河塘坝、电网改造、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照明设施、乡村旅游、环卫设施、文化书屋、环境综合整治等十余个惠民项目,全面实现了三年帮包目标。

  2015年根据组织安排,刘昌法又到省定贫困村博山区石马镇西沙井村任职“第一书记”,仅半年时间,已争取项目资金116万元、水泥100吨,完成9条背街小巷硬化和100户旱厕改造任务,并成为博山全区旱厕改造工作的样板和典型……

  “我只是淄博市265个‘第一书记’中的普通一员,搞扶贫攻坚,靠的主要是党组织的力量。我只是想用自己有限的在职工作时间,多为百姓办一些实事、办一些好事儿。”刘昌法说。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