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逛古街 游客爆满年味儿浓

2017-02-02 09:41:00 来源: 大众网淄博频道 作者: 张琦 孙剑

  编者按:

  在农历丁酉年来临之际,虽是寒冬,大淄博又正在上演怎样的温暖?即日起,大众网采编人员分赴淄博各区县,记录最基层、最一线、最真实的温暖故事,还原大淄博多姿多彩的幸福和感动,以“温暖回家路、温暖在基层、温暖除夕夜、温暖过大年”为主题,推出“我们的节日--2017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

  我们将通过图文、视频等方式,在淄博大众网、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淄博大众网新浪官方微博、淄博大众网官方微信等平台推出报道。更多温暖,期待您的关注!

  新春走基层(9)

  正月初五逛古街游客爆满年味儿浓

  时间:2月1日

  地点:淄博周村古商城

  记者:张琦 孙剑

  提到传统,像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传统小吃都是世代相传、历史延续的“产物”,民俗、风俗亦是如此。今日是“破五节”,老话常说“不出十五还叫年”,在古色古香、喧嚣热闹的周村大街又会有什么样的年味儿呢?2月1日,大众网记者走进了周村古商城,寻找年味儿。


  周村古商城北门


  周村古商城引四面八方游客参观


  年初五来逛周村古商城的孩子


  游客们拿着手机拍照留念


  周村古商城的灯笼

  早晨9点半,记者乘车来到位于周村区中心地段的周村古商城景区,透过入口处的老牌坊向里望,一片人头攒动。步入大街,古色古香的青砖灰墙在串串大红灯笼的装点下穿上了“年装”。

  “大清邮局”、“三益堂”、“紫轩堂”、“英美烟草公司”、“瑞蚨祥”…… 如今的古街聚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欢声笑语、摩肩接踵间,仿佛让人穿越回了昔日那条繁华的东方“华尔街”。“这是第三次来这里啦,家就是这的,家乡的东西要常来看看。”一对逛街的母女对记者说。


  周村烧饼博物馆


  在博物馆中,师傅们现场制作周村烧饼

  要说道周村古商城的传统,自然少不了“吃”,这其中最具代表性还是要说周村烧饼。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胡饼就是覆以芝麻的面饼。明朝中叶,“胡饼炉”传入周村,饮食店铺纷纷烘烤烧饼,自产自销。道光年间,周村“聚合斋”烧饼铺师傅大胆改进生产工艺和配方,逐步形成了酥、香、薄、脆的烧饼四大特色。

  在大街上,有一间建于2009年的周村烧饼博物馆,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烧饼陈设展示博物馆,这里也是游客们游周村、逛大街的必游之地。“来这就是为了能尝一尝最正宗的周村烧饼。”家住济南的一位老奶奶告诉记者,每逢过年都会有亲友带给她带去周村烧饼,但热腾腾、香喷喷,刚出烤炉的周村烧饼今天还是头回吃到。


  周村古商城敲锣打鼓年味儿足

  走出周村烧饼博物馆,记者便碰上了锣鼓队,大妈们个个粉装红衣,精神饱满,用欢天喜地的秧歌向游客们传递着周村古商城的“年味儿”。

  “来看呀,要开始抛绣球了。”在人群的簇拥下,记者来到大街中心的一座二层小楼下面,此时传统婚礼的民俗节目还原正在上演。还未等一睹大家闺秀的芳容,记者就被突如其来的绣球砸中,紧接着几个家丁装扮的工作人员将记者围住,穿衣服、系红花、带帽子……不一会儿,记者成了“新郎官”。随后,耳边已传来“一拜天地,二拜皇上,夫妻对拜……”台下的游客更是被逗得欢笑声一片,礼成之后,为避免再有“幸运”突然降临,记者只能“弃婚而去”。

  尝过小吃,逛过店铺,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喜庆热闹的氛围之下,景区的工作人员们又付出了怎么样的辛劳?当记者步入导游部的办公室时,三名导游刚刚急呼呼的吃完午饭。

  “你不就是接到绣球的新郎官吗?”听到这一声招呼,记者略显尴尬,刚想问你当时也在场?却被一句话硬生生的憋回了嘴里,“我是新娘”。1990年出生的韩春晓在周村古商城当导游已经7个年头了,去年还曾在淄博市“旱码头”杯导游讲解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在交谈中,记者才知道,韩春晓当导游这7年来,过年期间就从未休息过,她笑称这种生活是“痛并快乐着”。


  周村古商城的导游韩春晓

  “早晨8点就上班,一天一般能带4个团。”韩春晓告诉记者,过年不放假,家里人早已经习惯了,对于导游的工作父母也很理解支持。“从小就喜欢与人交谈,选择这份职业是因为热爱。游客开心、满意,我就很幸福。”

  与记者聊开后,韩春晓秀起了“基本功”,刚才的谈笑一抹而去,完全是一副认真工作的姿态,在一大段的景点介绍过后,记者便对她的职业素养敬佩万分。“一开始讲解,就是这种状态,想把最好的一面带给我的游客们。”韩春晓告诉记者,她时刻提醒着自己要无愧于导游这份职业。

  “尊敬的各位游客,欢迎来到周村古商城,在这里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一句“拜年”的开场白,韩春晓下午的工作又开始了,伴着她的引领,八方的游客再次融入了大街的年……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