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经济开发区今年将建设9条道路

2017-01-24 14:14:00 来源: 鲁中网-鲁中晨报 作者: 潘赞名

  记者 潘赞名 实习生 张玉振 通讯员 张强

  “从成立到2016年年初,是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对经开区的发展,很多人在观望,我们心里也没底。但经过一年的发展,回过头来看,经开区的发展蓬勃向上,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我们也越干越有底气。”1月23日下午,在淄博经济开发区2017年工作会议上,淄博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丛锡钢说。2016年淄博经济开发区项目投资建设工作共启动项目31个,计划总投资139.5亿元。其中列入淄博市重大项目10个,完成投资18.64亿元,完成率达到105%。2017年,鲁泰大道、西十五路、张周路、华光路等9条重要道路全面完成,确保孝妇河综合治理全面竣工。投资项目总数达到60个,总投资达到320亿元。经过2-3年,经开区实现整体城镇化改造。

  全市转型发展的新平台

  2016年经开区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规划建设“五横八纵”交通网络,其中,2016年新建和改扩建道路8条,总里程48.8公里,总投资22.31亿元。对孝妇河经开区段全流域11.6公里全面综合治理,总投资8.4亿元。目前,已完成河道清淤6.5公里、300余万方,完成约7成;堤防加固和两岸绿化已开工。

  建设210亩的景观湖面,同步建设滨湖公园。策划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已与张江高科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中关村北科建、苏州工业园等建立了更密切的联系,采取基金支持、经营提成等形式,开展委托招商、专业化运营,吸引优质项目。经过一年的发展,经开区已真正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新平台。

  投资20亿元建设9条道路

  “今年,我们能不能把基础设施框架整体拉起来,能不能把招商引资和企业扶持平台搭建起来,能不能把整个区域进一步高效运转起来,2017年是决定性的一年。”市委副秘书长、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承友说。 2017年经开区将建设9条道路,总里程约38公里,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

  主要有鲁泰大道西延(续建):已完成清表拆迁,春节后尽快开工,长约7100米,计划投资8.03亿元。中润大道西延(续建):长约6010米,计划投资3.05亿元。人民路西延(续建):主要是西段,一直延伸到正阳路,总长约3400米,计划投资3亿元。西十五路(新建):长约4200米,计划投资1.56亿元。张周路改造工程(新建):全路面提升改造,长约5400米,计划投资0.53亿元。姜萌路北延(续建):长约7264米,计划投资1.79亿元。苏袁路(新建):长约2700米,计划投资0.16亿元。华光路西延(新建):长约2000米,从张店延伸到学院东路,计划投资2亿元。沿河路(续建):长约9500米,分东路和西路,结合孝妇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力争3月份全部完成河道清淤和堤防加固,上半年完成两岸绿化。拦河坝4月份全部完成。年底前完成四座跨河大桥建设,实现全线竣工。

  确保2017年项目总数达到60个以上,其中列入市重大项目个数力争达到25个以上;项目投资总额实现倍增,明年经开区项目总投资额预计320亿元以上;单体项目投资规模实现倍增,明年10亿元以上项目达11个,5-10亿元项目达到8个以上。重点发展三个百亿级产业园区。即,加快贵州神奇药业项目、医疗器械检测中心项目、基因技术检测示范中心项目、康为医药健康产业配套中心项目等的落地建设,打造百亿级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弗徕威智能机器人项目、京宏智能机器人项目、沈阳机床智能加工项目、微电器生产基地项目等的落地建设,打造百亿级高端装备产业园;加快互联网产业园项目、檀林文化创意中心项目、聚光科技城市信息化管控平台项目等的落地建设,打造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园。棚户区改造力争在3年时间内31个村全部开工,再经过2-3年,经开区实现整体城镇化改造。搭建好科技发展和人才支撑平台。引进医疗器械检测、基因技术检测等高端技术检测平台,引进拓普嘉工业4.0、上海弗莱威、酷秀智能呼叫等智能制造平台,引进新华网、慧聪网、千江源等互联网云服务平台,引进碳纤维、中科圣创三元铜粉等新材料研发生产平台,着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制定好《经开区引进人才办法》,在创业资金、平台、税收、安置等方面给予扶持;结合产业建设,推行“产业+人才”打包引进模式,招商和引智同步推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委托引才;抓好现有100家规模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帮助企业推进人才基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充分发挥两所驻地高校 5万师生人才资源优势,协调校企合作,推动高校优势学科与区域主导产业对接。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