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的真谛与启迪

2018-08-23 16:51:00 来源: 淄博日报 作者:

□韩延明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他明确定位:“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检索一下党和国家领导人多年来对沂蒙精神的题词、批示和讲话,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如此明确地把沂蒙精神与三大经典红色精神相提并论,这在中共党史上还是第一次,由此也圆满实现了山东人民多年来热切企盼的政治梦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沂蒙”,更多的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是指以泰沂山脉、蒙山山脉、沂沭河流域为主体方位的大沂蒙红色文化,其范围不仅包括临沂市、莱芜市、枣庄市的全部,而且还包括淄博市、泰安市、潍坊市、青岛市、济宁市以及江苏省徐海地区的部分区域。可见,淄博市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沂蒙精神,饱含着初心和使命,熔铸着信仰和忠诚,凝聚着血泪和真情,是一种流动的、进取的、拓展的、深远的文化形态,是新时代天空中猎猎飘扬的红色风景和璀璨绽放的精神图腾,是承载新世纪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精神文化,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从本质上说,应该是党政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党群干群血肉相联、肝胆相照。一言以蔽之,即军民生死与共及党群水乳交融。这既是沂蒙精神的创生之根,又是沂蒙精神的育人之本,更是沂蒙精神的文化之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不断地从与时俱进的沂蒙精神中汲取宝贵的道德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净化我们的思想,坚定我们的信仰,激发我们的热情,寻求我们精神上的攀援和支撑。

  沂蒙精神是人民群众创造和丰富的伟大精神 

  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献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懈奋斗中所孕育、创造和丰富、弘扬的伟大精神。如果说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创生主体是党中央和人民军队,集中体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念、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那么,沂蒙精神的创生主体是沂蒙人民群众和齐鲁英雄儿女,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价值取向、高尚品格和主人翁精神。

  在长达12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中,沂蒙人民不仅用红薯、煎饼、小米、奶水养育了几十万人民军队,而且拥军支前、入伍参战,谱写了一曲浴血奋战、感天动地的壮丽战歌。在这片兵戎血刃的疆场上,先后发生过较大的战斗两万九千余次。沂蒙老区的每一座山峰,都燃烧过革命战争的烈火;沂蒙老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革命烈士的鲜血,几乎是“村村有红嫂,家家有烈士”。“乳汁救伤员”、“女子火线桥”、“沂蒙六姐妹”,还有“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大姐”李桂芳、方兰亭等,组成了沂蒙红嫂的英雄方阵。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共做军鞋515万双,做军衣222万件,碾米磨面烙煎饼11716万斤,动员参军39万人,救护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还有,渊子崖抗日自卫战、大青山胜利突围战,以及陈明和辛锐夫妻双烈的英勇、被日军乱刀刺死的陈若克母女的悲壮等,都展现了沂蒙人民的凛凛正气和铮铮铁骨,表现了中华民族誓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当时,沂蒙革命根据地有420万人,其中有20万人参军入伍、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将士壮烈捐躯。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缔造的伟大精神 

  继往开来的沂蒙精神,承续着我们党9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60多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和4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追根溯源,沂蒙人民诚朴的爱党忠心、爱军情怀和奉献精神,也是在党的身先士卒、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精神的感召、引领、培育下逐步形成的。应该说,是党的先进性、正确性、群众性和服务性,给沂蒙人民带来了切实的根本利益,唤醒了沂蒙人民的政治觉悟,赢得了沂蒙人民的衷心拥戴,适应了沂蒙人民的渴望与需求,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党、对人民军队的真诚热爱和誓死捍卫。换言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把为人民谋利益、求解放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为此奋斗不息,才从源头上、根本上孕育、催生和拓展了以爱党爱军、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沂蒙精神。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沂蒙精神的培育者、主导者和引领者。沂蒙精神是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沂蒙精神是践行群众路线的伟大精神 

  沂蒙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那种血浓于水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而这正是沂蒙精神的闪光之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沂蒙精神在当代中国梦语境下对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所具有的“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它昭示我们: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历史证明,心系人民鱼得水,背离人民树断根。只有植根人民、团结人民、造福人民,才能真正收获民意、赢得民心。而心系人民、服务人民,正是沂蒙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社会责任和感情寄托。这一点,焦裕禄精神与沂蒙精神可以说是相通相融、同频共振。习近平总书记将“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个方面。他曾深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虽然沂蒙精神孕育和诞生于沂蒙老区,但它并不仅仅属于区域性的临沂;虽然沂蒙精神产生和发展于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但它并不仅仅代表硝烟弥漫的过去;虽然沂蒙精神是属于沂蒙老区人民和山东英雄儿女的,但它更是属于神州大地的。它是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革命传统和优良工作作风的充分反映,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与精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虽然沂蒙精神的载体——红色征程在岁月的年轮上渐行渐远,但其深邃的内涵却在不变的传承中离我们越来越近,绝不会因时光淘洗而有丝毫的褪色。我们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这片土地、爱我们正直善良的人民群众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党政军民生死相依、众志成城,党群干群水乳交融、荣辱与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才能真正从胜利走向胜利,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沂蒙精神的真谛所在。这,就是沂蒙精神的现实启迪。

  (作者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一级巡视员、山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刘颖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