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探索建立“3+3+3”模式 凝心聚力畅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

2020-03-20 16:1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车金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3月20日讯(记者 车金 通讯员 闫盛霆 仇慧清) “乡亲们,今天上午咱们市里刚召开了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市委书记江敦涛在大会上要求要直面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以责任重如泰山的使命担当和事争一流的精神状态,坚决打好攻坚战役,齐心协力重塑淄博优势、再创淄博辉煌......”近日,在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台头村的“居民联系群”里,村党支部书记冯珂向广大村民传达上午刚刚召开的全市“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大会的会议精神。
  上午刚开完大会,下午全区机关干部、村居百姓、企业职工就第一时间了解了会议精神。短时间内全市大会讲话精神就在全区传达的如此迅速和广泛,这完全得益于淄川区探索实行“3+3+3”理论政策基层宣讲模式。
  “所谓3+3+3模式,指的就是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的精神要求,通过建立区、镇、村‘线上 3 级’微信管理群,村居群众联系群、党员联系群、村居在外人员联系群‘线上3个宣讲群’,文明实践学校、明理胡同(明理车间、明理校园)、文明示范一条街(文明示范车间、文明示范校园)‘线下3个实践阵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真正畅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淄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向坊如是说。
  “疫情防控一开始,区里编发了一期疫情防控快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口罩应该这样戴!》,区融合发展管理群就把此条信息转到我们镇办机关管理群,我们再转到村居管理群,然后村负责人再把此条信息转发到村民、党员、在外人员三个微信联系群,前后也就一二十分钟,我们全镇34个村居就全部传达到了,一时间老百姓都提高了认识,纷纷主动带上了口罩,效果非常好。”罗村镇党委委员刘惠彬深有体会地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建设,淄川区在全区探索建立线上线下“3+3+3”基层宣讲阵地,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媒发展、学习强国、般阳民生、志愿服务、网络管理、文明创建等内容,搭建起理论政策与群众生产生活连接贯通的桥梁,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道路两侧及沿河道路、桥梁周围无垃圾、“白色污染“及堆放农作物秸秆等现象,不得露天焚烧树木枝叶、枯草及其他废弃物......各位村民请注意,这是区里下发的“防疫情  保健康”环境卫生大扫除的标准,大家一定要对照这些要求,积极开展卫生整治,并相互监督,有不达标的随时可到村委来举报,相关标准我们都已经张贴在村里的显要位置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3月16日,在淄川区西河镇东峪村的文明实践学校,村书记张纪帅正在通过大喇叭逐条逐项地给村民讲解大扫除专项整治的8大标准。张贴标语、清理庭院杂物、整理房前屋后道路卫生……一时间,村民们迅速行动起来,东峪村的微信群里时不时就能看到居民上传环境整治的照片。
  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要求,淄川区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通过建设线上线下“3+3+3”基层宣讲阵地,畅通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等突发事件应急信息联络渠道,及时发布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权威信息、应急管理、志愿服务项目、文明创建要求、网络舆论引导要求等,并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问题,迅速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进一步巩固意识形态阵地,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浓厚氛围,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