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6-11-24 13:40:00    作者:   来源:淄博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沂河;穿城而过;国家;旅游示范区
[提要]宽阔的沂河穿城而过,给沂源带来了灵气和磅礴。沂源的形象代言——牛郎织女故事已演变为不老的爱情神话,感动了无数人。天湖,像是镶嵌在沂河源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美丽动人。

  沂源,因沂河发源于此而得名,位于山东省中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多彩,风景秀丽,物产丰富。

  宽阔的沂河穿城而过,给沂源带来了灵气和磅礴。沂源的形象代言——牛郎织女故事已演变为不老的爱情神话,感动了无数人。天湖,像是镶嵌在沂河源头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美丽动人。

  其他著名景点还包括鲁山溶洞群、凤凰山风景区,唐山景区,燕崖景区,鲁山森林公园,九顶莲花山景区等。沂源县,以“山水洞林果”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和以“情猿红俗佛”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已全然成了沂源县的一张靓丽名片。

  今年2月份,沂源县入选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成为全省12个入选市县之一。近日,记者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采访了沂源县旅游局局长张成玉。

  加强领导,做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坚强后盾。

  2016年2月份,沂源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是全省12个市县之一。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确定创建工作以2年左右为一个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分步推进,到2017年底基本达到验收标准。围绕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指挥部、文化名城建设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工作组,建立了“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以严格的责任落实、明确的建设时限,为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组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办公室,进一步明确了创建职责,完善了工作机制。

  清晰思路,明确分工,共同开展创建工作。

  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工作思路,理顺了景区管理体制,按照三权分离的原则,将鲁山景区和牛郎织女景区的旅游资源项目从国有林场中分离出来,进行企业化投资、市场化运作,解除了旅游企业长续发展的后顾之忧。目前,牛郎织女景区完成了全面交接,鲁山景区交接工作的前期准备也已全部就序。县委、县政府相继召开了动员会和推进会,制定出台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责任分工,明确了创建目标,分解了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单位,全县65个镇办或单位承担了85项主要创建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任文化旅游专项小组组长,四大班子9名县级干部任副组长,带领60多个成员单位,共同开展创建工作,在全县形成了强大的工作氛围。

  编制旅游规划,科学有序指导全域旅游创建工作。

  为扎实做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按照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列出的工作条目,结合沂源旅游发展现状,聘请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我县全域旅游规划进行编制,现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同时,县里还展开了12个规划的编制工作,其中9个规划已完成了评审,南鲁山镇镇域旅游规划,东里、燕崖、鲁村三个特色小镇规划,“全域旅游交通网”、“沂河生态景观修复”等规划正在全面推进。这些规划完成后,将初步建成以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旅游景点详细规划为重点,以专项旅游规划为配套的全县旅游规划体系,科学有序地指导全县旅游开发和区域旅游发展。

  招商引资,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围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立足“美丽乡村”建设,有序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努力形成全县景区“次中心”。按全域旅游责任分工,组织开展“美丽公路”建设,对县域的10条旅游干道进行提升改造,增强标识导示、观景、购物、文化、餐饮、加油和旅游厕所等服务功能,并进行大体量绿化,区域内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通往重点旅游村落和景区的公路具备旅游巴士通行条件,全域内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准确、完备。县里专门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基金,组建了文化旅游发展公司,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供融资平台和资金支持。通过积极招商引资,与中建集团等多家“中”字号国企商谈合作事宜,对全域旅游需要改善的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建设,目前合作进展顺利。

  项目支撑,打造沂源全域旅游重要中心点。

  今年以来,大力实施了重点文化旅游“5+4”工程,包括鲁山景区、牛郎织女景区、天湖旅游度假区、九顶莲花山景区、凤凰山景区5个重点景区,阳三峪、双马山、双泉、鲁山神农药谷4个乡村旅游点,共9个重点项目,初步形成了沂源旅游发展的新格局,项目预计总投资67亿元。在此基础上,9月份,经过精心筛选认定,又出台公布了第二批文化旅游20个重点项目,全县铺开建设的旅游项目达到了29个。这些项目都有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优势,1-2年内将成为沂源全域旅游的重要中心点。当前已陆续展开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做到精心组织、规划落地、稳步推进,集中打造综合性旅游业态。

  实施产业融合,为旅游产业融入文化元素。

  大力实施“产业+旅游”模式,将全县文化资源全面融入旅游元素和旅游理念,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研讨会、观摩会、交流会等研学一体的科学模式,深入挖掘牛郎织女文化、生命文化、古人类文化、地质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通过科学运作七夕节、苹果节、伏羊节等节事活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农业文化旅游突出农业观光园和家庭农场建设,开发以果蔬深加工、果木雕刻及蜂产品、畜产品深加工等为主的旅游产品。工业文化旅游以科普、教育、体验、揭秘为切入点,将有吸引力的生产流程向游客开放,推动酿酒、异形玻璃、陶瓷制品等工业产品向旅游商品靠拢。进一步挖掘生态养生养老产业模式,丰富其中医文化底蕴,实现以文化为灵魂的旅游产业大融合。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袁菲菲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