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12月7日讯(记者 李兆滨 通讯员 李明泽 胡洋)今年以来,桓台县起凤镇针对农民夜晚文化生活匮乏的实际,充分依托镇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夜文化活动,使农民群众在繁忙劳作之余,享受一道道丰盛的“文化夜宴”,引导群众在活跃氛围、放松身心的同时,积极参与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培育健康文明新风尚,以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暖冬夜校,开课有“喜”
近来几个夜晚,桓台县起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公益课堂都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起凤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暖冬夜校”正在上课。百余名村民学员仔细地听,认真地记,争着向老师请教,学得很起劲,学得什么——全是关于家政服务和小儿推拿等方面的“干货”,人人脸上挂着喜悦。
在小儿推拿课堂上,培训师孙悦手把手地教学员们找穴位、练手法、讲功效,她特意带来了多组推拿教具,专门做了一份详实系统的PPT,希望真正将所知所学传授给每一位学员。“没想到大家学得太认真了,有的学员学得很快。小儿推拿能教会大家一些实用的育儿知识,尤其是孩子生病时,这些推拿手法都能用得上。”孙悦说。家政服务课堂上,培训师则将行业概况、职业道德、礼仪理解与沟通技巧、婴幼儿常见护理等知识和技能,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贴近生活的细节讲给学员听,受到学员一致欢迎。
华沟村村民李静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课堂上学得很用心,李静告诉记者,冬天冷了,在家就是陪孩子看看书、说说话,时间长了,难免无聊心烦。“这个夜校特别好,课程设置很贴近咱们生活,学了就掌握一门技能,而且都能用得上,我特意拉着几个邻居都来听听。”李静说。
群众有需,政府有应
吃过晚饭,起凤镇起南村村民耿玉香都会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跳跳广场舞,这个冬天,她无需再担心天冷着凉、活动暂停,因为他们的广场舞活动场地搬进了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礼堂。28日晚,耿玉香走进礼堂,加入广场舞队伍中,伴着音乐活动身体,和她一样,很多村民脱下厚重的大衣,舞姿更轻盈,用她的话说:天冷心不冷,舞热心更热。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起凤镇深入调研,了解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积极创新破题,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有力举措。针对入冬以后,群众文娱活动较少的现状,起凤镇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各村积极为有需求的村民户外文娱活动提供室内场地,综合协调活动时间,并以“歌颂新时代,礼赞新中国”为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尽可能满足群众冬季文化生活。
作为活跃群众冬季文化生活的“重头戏”,起凤镇高度重视“暖心夜校”活动,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到起凤开展群众技能培训,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小儿推拿、病患护理、家庭整理、卫生常识等服务技能培训,打造起凤农民公益课堂品牌,提升群众素质和技能水平,并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健康意识。“目前,农民公益课堂‘暖冬夜校’已经开办两期,很受群众欢迎,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也为就业创业拓宽渠道,自12月份开始,每周举办2期培训,并提前向群众公布课程,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起凤镇人大主席巴维国说。
来源:桓台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