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亲历的检察院改革40年

2018-10-12 11:3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淄博10月12日讯(记者 乔子容 通讯员 张静波)40年来,桓台检察院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过程中,坚持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始终以法律监督为主线,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深入查办、打击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诉讼监督,促进司法公正。40年来,县检察院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正人先正己,不断加强纪律教育。大力实施人才强检战略,建立了一支严格执法、素质优良的检察队伍。历代检察人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严格履行检察职能,接力前行,用汗水乃至献血和生命捍卫了崇高而神圣的检察事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40年来,县检察院与全国检察机关一样,始终与改革同行,不断完善检察职能。这是栉风沐雨的40年、风雨兼程的40年、砥砺前行的40年、茁壮成长的40年,展示了检察机关光辉的历史进程。
  回首40年,县检察院发展的每一步,都能感到党的关心,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县检察院重建时,与县公安机关同驻县老招待所院内。当时只有十几个人,二十间小平房,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办案要骑自行车到五、六里以外的乡村,这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在县委的关心、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全体干警的艰苦奋斗下,1982年在原址盖起一栋三层办公小楼;随着检察业务的扩展和人员的增加,又于1996年在县建设街建起了现在沿用的六层办公大楼。干警的办公条件得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办公早已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正规化。在当时建院仅有的十余人中,除了原先在政法机关工作过的同志,再就是我们几个来自部队的转业干部。随着“严打”斗争的需要和各项检察业务的拓展,办案力量逐步得到了完善和加强。大家对检察业务都不太熟悉,尤其是我们这些军转干部,都是“门外汉”,但是怀着对法制建设的满腔热情、对检察工作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边干边学,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在党的政策阳光沐浴下,全院干警掀起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潮,其中有五位同志分别到北大、中央政法干部学院、山东政法干部学院脱产学习。我是“老三届”,由于“文革”的破坏,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后在1987年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并入山东政法干部学院脱产学习二年。全院干警参加函授学习,通过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为更好的履行检察职能打下良好基础。
  我是于1972年在改革开放的序幕刚刚开启的检察机关重建之际,告别军队转业到县检察院的,从此与检察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了30年的检察生涯,直到2008年退休。军旅、从检40年,弹指一挥间,变化的是容颜,挺起的是脊梁。在部队立正稍息、向右看齐、正步齐步,练就步调一致,如今不忘初心,看齐意识强;投弹、射击、驾驶等,练就过硬本领,如今自强不息,责任担当。从检30年,从助理检察员到检察员、从办事员到科长、从反贪局长到副检察长。从事批捕工作,查微析疑,不枉不纵;从事反贪渎侦工作,斗智斗勇,秉公办案。与干警们一起查办贪贿、渎职犯罪案件400余起,重点查办了建筑、卫生、交通、公路、电力、金融等系统的犯罪分子。他们当中有局长、乡镇长、公安派出所长、法庭庭长、企业负责人等,有的被处死缓,有的被判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得到了应有惩处,社会空气得到净化。县院反贪局在1995年受到市院集体三等功的表彰,我个人也被荣立二等功一次。在办案同时,注重宣传调研,《中国检察报》《方圆》杂志都曾给予报道。展现在眼前的,是一面面金灿灿的奖牌和锦旗,掩藏在背后的,是一位位检察人的耕耘和奉献。
  2008年,我光荣退休,虽然离开了奋斗30年的检察岗位,但还时刻关心着心爱的检察事业,作为县检察院离岗、退休干部支部书记,继续为检察工作发挥余热。
  以上是我检察生涯的片段记忆,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县检察院的发展和辉煌,也记录了我作为一位人民检察官为钟爱的检察事业奋斗的历程。我为有这样的人生而自豪,更为检察机关40的辉煌而骄傲。作为一个老检察人,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正义的追求之心,对人民的仁爱之心,继续关心检察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共赴新征程,为桓台检察院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乔子容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