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
12月4日下午,桓台县健康大讲堂走进马桥镇冯马村。
第一村医巩宁为群众诊疗
果里镇侯庄卫生院家庭医生上门服务
互联网+医联体:村卫生室做检查
互联网+医联体:县医院确诊结果
田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疑难病症邀请北京专家会诊
大众网淄博12月6日讯(记者 李兆滨 通讯员 于军)近期以来,桓台县卫计局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做健康保障、让群众满意”的工作思路,倾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打造“发展质量更高创新活力更强的宜业宜居新桓台”提供坚强卫生计生保障。
12月6日上午,果里镇侯庄卫生院医生吴艳芳、护士崔娟来到官西村村民李财文家中,给他进行了健康查体,指导家属张荣英怎样更好地进行护理。张荣英感慨地说:“俺老伴有病出不了家门,以前看病都是想办法到医院去,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护士主动给俺上门服务,真是太好了。”
近两个月以来,“家庭医生”这个词在桓台县持续保持热度,成为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从9月中旬以来,桓台县13处卫生院成立167个家庭医生工作团队,由全科医生、责任护士、公卫医生和乡村医生组成,根据服务对象的病史、体质等情况为其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服务,使其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对于需要向上级医院转诊的签约居民,及时帮助联系上级专家,提供转诊服务。此外,签约团队还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进行上门随访,指导居民合理用药,普及卫生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变“坐堂待诊”为“送医上门”,将医疗服务延伸到群众家中,为群众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听说县里的专家今天要来义诊,我一大早就来了。”12月6日上午,桓台县妇幼保健院的查体车开到了起凤大集,来自内科、外科、疼痛科、妇科、康复科的专家刚一落座,就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内科医师王新征对老年朋友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进行解答,妇科医师王娣医师开展妇科疾病健康宣教,外科医师穆宏洋对颈肩腰腿疼等方面的疾病予以热情解释,对于需要进一步确诊的,安排到查体车进行检查。这是桓台县卫计局组织开展的“名医赶大集”活动缩影。
记者了解到,“名医赶大集”是桓台县卫生局开展的“健康服务月”活动的组成部分,目的是为更加方便农村群众看病就医,推进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义诊、巡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让农村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医疗专家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除此之外,桓台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还组织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举办健康大讲堂等,把专家送到群众身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12月1日下午,果里镇周家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为沈家村卫生室挂了新牌子——“市派第一村医工作点”。据了解,该村“第一村医”庄士超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在淄博市中心医院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作为全市首批“第一村医”来到沈家村进行为期半年的驻村帮扶工作。与此同时,县医院选派专家进驻荆家镇前高村、唐山镇东营村、索镇刘茅村、果里镇后鲁村、新城镇西贾村担任“第一村医”,县中医院选派专家进驻果里镇吴磨村、索镇义和村、马桥镇滕寨村、唐山镇前七村担任“第一村医”。
与以往“卫生下乡”不同,此次“第一村医”进百村,是一种长期化、成批次的工作机制,百名“第一村医”全部来自2级以上医疗机构,并有至少5年以上工作经历,全部脱产进村,内容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多项惠民服务。除了指导村卫生室开展业务、为当地群众看病诊治外,“第一村医”将定时对服务对象开展上门、随访等服务,了解服务人群的基本健康状况,重点关注贫困人群,助力健康扶贫,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桓台县卫计局党委书记王昌生说。据介绍,桓台县不断强化能力提升,完善卫生计生服务网络,目前县域内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成国医堂;13处卫生院完成标准化建设,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到位;310处村卫生室全部完成规范化改造建设;所有医疗机构上线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智慧医疗”全覆盖;全面开展出院病人回访活动,群众满意率大幅度提升。依托“智慧医疗”平台,搭建起“互联网+联合体”模式,推进医疗资源纵向整合、上下贯通,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初审编辑:马鑫
责任编辑: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