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里的“快递员”刘雷:朝霜暮雪 使命必达

2019-11-30 18:52: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丁稳 孙莹
  编者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不惧风雨、砥砺前行;尽管身处不同的岗位,做着不同的工作,但都有着相同的追求--公平正义。他们心怀天平信仰,以坚实的步伐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当事人的心中……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他们努力付出,他们倾力奉献。
  淄博高新区法院通过微信推出“初心铸天平 追梦法院人--你坚守的样子最美”专栏,讲述他们的法治梦想,记录他们的奋斗足迹,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丁稳 孙莹
  提起法院干警,大家想到的或许是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执行干警,但是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不是法官,不能手握法槌,不能审判断案敲出正义之声;他们不是执行干警,无法与老赖斗智斗勇,让每一个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然而,他们却是必不可少的那一类。他们就是送达人员。
  送达是开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是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诉讼权利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送达,将直接影响到案件审理的质效。为了保障如期开庭,他们必须马不停蹄、风雨无阻,一天上百个电话,一天几百公里,他们就是一直奔波在路上的送达干警。
  走进淄博高新区法院立案大厅,在一侧的房间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部电话,一摞摞的法律文书,这就是淄博高新区法院立案庭送达干警刘雷的办公桌。刘雷虽是80后却已满头白发,同事们都亲切的称呼他“老刘”。
  “除了西藏,全国各地都跑遍了,加起来能绕地球好几圈。”工作十五年来,刘雷的足迹遍布全国,不管是山高坡陡,还是泥滑路烂,当事人在哪里,哪里就有刘雷的身影。
  坚守初心 迎战送达“四难”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这份工作,认为送达就是每天开着车到处找人,然后把材料一递就完事,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其实由于民众的“厌诉”心理,当事人有时会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规避送达,吃“闭门羹”、当事人拒收、“躲猫猫”,甚至有当事人出言不逊······是送达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这给刘雷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找人、确认地址就是送达的“第一难”。有的案件原告只是大概知道被告在哪个城市,或大概的区域范围,没办法提供具体的联系地址、方式,这就需要送达干警穷尽一切办法查找当事人下落,确认送达地址。我们在采访时,恰逢刘雷手头上有个案子,因法人变更,刘雷连着打了7个电话还没有确认到“正主”,电话还得继续打下去。“一件案子要打七八个电话算少的,还有的当事人各种推辞,有的直接不接电话,只能去当地挨个确认位置,干这工作就是好汉子不愿意干,赖汉子干不了,需要的就是一个耐心、细致,要剥丝抽茧,不厌其烦的从蛛丝马迹中查找当事人”刘雷说道。
  路途遥远、极端天气是送达的“第二难”。对刘雷来说,不论是风和日丽,还是风急交加,送达一直在路上。无论严寒、酷暑、暴风、骤雨都必须时刻准备、随时出发,出门一身净,到家满身泥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要确保用最短的时间把相关文书送到每一个当事人手中。一次在外地查封被告财产时,刘雷和他的同事为了确认具体位置查遍了当地所有的银行、房管局、车管所,坐火车、长途车、公交车、三轮车,花费一周多时间才找到被告单位,完成了查封和相关文书材料的送达。
  遭遇当事人的不理解、不配合是送达的“第三难”。“遭白眼”对于刘雷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吃闭门羹是经常会碰到的情况,当时人碰到送达干警,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被谁告了、怎么被告了、他们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很冤,放狗的,撵着干警走的,手撕材料的……各种情况都有过。有一次,在一起纠纷案中,”老刘”来到一名被告家中,说明来意后,被告的妻子恶狠狠的抢了传票及相关法律文书,把它撕的粉碎……每每遇到这种情况,”老刘”总会稳稳神、定定气,然后心平气和地为他们释法明理,告知权利义务,逐步使当事人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刘雷说,自己也会觉得委屈和懊恼, 每次送达都会经受一次考验,送达干警必须要练就巨大的 “抗压” “抗骂”的能力。人都是有真情实感的,理解、尊重也是相互的,当事人的不知所措、生气甚至谩骂都很正常,也应该被理解,处理突发事件时需要冷静和睿智,要有娴熟沟通技巧,“只要自己始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耐心地做好沟通,就会用真情换来当事人的信任,才能让当事人自愿配合签字。”刘雷说。
  疏于照顾家庭是送达的“第四难”。这不只是刘雷的难处,更是所有参与送达工作的干警的难处。从事法院送达工作以来,对于家庭和亲人照顾的欠缺是刘雷最大的遗憾,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和体弱的母亲都是他心里最牵挂的,但也只能把这份重担交到妻子的身上。有时为了合理利用时间,“老刘”往往会捎着多个案子的文书一起送,一周五天,基本就全奔波在路上了,顾不上回家。
  熟悉“老刘”的人都知道,他不喜欢在外参加“饭局”,只要能按时下班,“老刘”总会在第一时间回家陪伴家人、照顾孩子,用工作之外的时间尽力补偿和陪伴。今年体检他查出了肠息肉,要手术切除,但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把手术时间一推再推,手术后没几天就又踏上了工作的征程。
  因为三个“第一”所以我就要做到最好
  刘雷说,大家千万不能小瞧了送达工作,因为送达有三个第一,效率第一、印象第一、现场第一。送达是审理程序的第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审执效率,因此效率第一是对送达工作最严格的要求;其次,送达干警的形象代表着法院的形象,送达干警的作风、态度、专业素养都会让当事人对法院产生第一印象,因此送达工作不能有半点的马虎;送达会深入现场,会直接接触当事人,因此送达过程中也会掌握一些一手的资料,虽然这些并不是送达工作所必须要完成的硬性任务,但刘雷说,来都来了,但凡看见有用的信息、资料,都应该记下来,一并转给庭上,如果对后期调解、审理、执行等工作有一点促进作用,那做的一切就都值了。
  “正因如此,我认为做好送达工作其实不容易,不仅仅是要把民诉法所涉及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的规定动作做到位,要会找、会跑、会沟通,还要多听、多记、多思考,做到快速送达,热情服务,专业解答,及时反馈,才能算把这送达的工作做到位”,刘雷说。
  “个人三等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在法院工作15年来,刘雷获得多项荣誉,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他对待工作的尽职尽责和默默付出。“其实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很优秀,大家工作做得都很好,但是既然领导认可、同事信任,把荣誉给了我,那我就好好珍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送达的路上,我会勇往直前!”刘雷说。
  从踏上“送达”这一条路起,刘雷就一直坚守着那份初心,不仅只是交付一份文书材料,更是传递一份责任、一份公正。从2009年以来,刘雷共送达案件数千件,直接送达当事人万余人次,参与保全案件五百余件,保全案件总标的额达六千余万元。
  随着EMS入驻淄博高新区法院以来,刘雷的工作重心由普通送达转到疑难送达件上,对于他来说,送达工作的路还有很长,很远,他说哪怕晨起暮归,风雨兼程,这条路,他会一直坚定的走下去,只为守护公平正义不缺席、不迟到。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