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纪检干部的战“疫”“日记”

2020-02-28 14:30: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亓超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2月28日讯(记者 亓超 通讯员 王克军)“大爷,您和大娘要每天早晚测体温,不要出门,专用的垃圾箱我们给您放门口啦!有啥需要,尽管联系我!”
  “好,好!”
  这是高青县纪委监委干部刘珊珊与唐坊镇和家店村某居家观察村民之间的对话。
  最初的担心
  从县城到和家店村需近半小时的车程。在这近半小时里,小刘和同事们你一言我一语,语气时而调侃,时而严肃,但话题毫无疑问都与疫情有关。
  “听说隔壁县又新增疑似病例了,不知道会不会确诊。”
  “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医护人员都供应不上了,我们买的这种普通口罩,会不会不管用?”
  “我媳妇听说我要到村里值班看隔离人员,吓得直说不要我回家了。”
  从言语中,刘珊珊感受得到大家的担心与恐惧,也了解到了此次一行十人的工作任务:唐坊镇和家店村某村民在返乡过年时曾与某位外市确诊病例拼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大年初一串门拜年,而他们的职责就是看守曾与其密切接触的九户人家。
  “希望这位返乡村民不要感染,这样接触他的九户村民也就安全了。”刘珊珊在心里默默地想。
  “到了,同志们,下车!一定做好自我防护,不给家人和国家添乱!”同事一声吆喝,打断了小刘的思绪,大家都自觉地整理了一下口罩,神情坚定地下车,之前的担心和恐惧似乎随着车门打开涌进的空气而消散了。
  大爷的转变
  一共九户居家隔离的村民,镇干部、村干部、卫生院医生加上县纪委10个干部分组负责,制定了责任到人的分工表和24小时值班表。干部们给每户人家门口都贴上了“请不要到本户串门,敬请谅解”的条幅以及“居家观察户”的牌子。
  为了随时了解隔离户的情况以及各类诉求,以户为单位建立了疫情防控工作群,微信群内包括隔离户本人和县、镇、村负责人,既加强了与隔离村民的沟通交流,也降低了直接接触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刘珊珊和同事俩人负责的是年届七旬的老两口。通过微信联系行不通,只能采取传统的电话沟通方式。
  “大爷,您和大娘有没有乏力、咳嗽等症状?”
  “没有啊,都很好。”
  “大爷,您和大娘有什么情况或者需要,给我打电话就行。”
  “知道了。”
  大爷配合的态度让她如释重负。刚开始的几天,大爷的表现颇让人担心:每次从门缝看到工作人员靠近他家门口,他会打开大门,手里拿着一个马扎或凳子,用力往门口一放,坐下的同时,眼睛直直地瞪向工作人员。有一次,他居然没带口罩就径直走向路过的村民面前拉呱。刘珊珊和同事不得不赶紧上前制止,并给他讲解一遍居家隔离注意事项。
  “刚开始说要把俺们隔离,心里头总转不过这个弯来。现在俺想明白啦,隔离是为了俺们好,也是为了村里好。俺坚决服从,不给你们添乱,不给国家添乱。”一次次的沟通中,大爷的态度也渐渐转变。集中隔离措施出台后,刘珊珊和同事一和大爷商量,他便满口答应。
  劝返点见闻
  和家店村的进村路口比较多,村里在一处路口设立了劝返点,其他9个出入口全部封堵,镇干部和村干部、党员轮流在劝返点值班。
  2月6日,已经是正月十三了。刚刚立春两天,天上却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老张,抓紧时间在大喇叭里吆喝一下,抓紧时间集合到劝返点上集合扫雪!”和家店村的党支部书记刘安度忙完出入登记和体温测量,又扛起扫帚带头清理积雪。雪花越飘越大,寒风刺骨,老刘的头上却渗出了汗珠。
  仔细看老刘,从他戴着口罩的脸上,一双眼睛,布满血丝,眼袋浮肿,格外扎眼。仅仅不到半月时间,他已明显憔悴了许多。自疫情发生以来,老刘便主动承担起劝返点每天零点到早上八点的值班工作。
  有一次,刘珊珊和她的同事忍不住对老刘说:“刘书记,您这一天到晚的,人都累脱像啦。”
  “俺是村支书,是党员,俺不冲在前面,谁冲在前面?为了全村老少爷们的安全,没啥可叫苦叫累的,值!”老刘干脆地说。
  老刘的口气中透着坚定与自豪,这让大家颇为动容。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老刘的坚定与自豪来自胸前的党徽,来自守护老少爷们的心,而老百姓对他的支持也进一步坚定了他的信念。
  1月31日,热心村民为值班人员送来方便面、火腿;2月2日,热心村民为值班人员送来火腿、豆瓣酱;2月3日,热心村民给劝返点送来热水壶、口罩、方便面;......
  在劝返点的帐篷里,老刘安排值班人员将村民捐赠的东西都一一登记,方便时将向村民公示,确保受捐赠的东西明明白白。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这个战场上,刘珊珊和她的同事们都是无数默默坚守“疫”线的基层干部的普通一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春暖花开,抗疫必胜。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