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2023-10-28 17:27:30 来源: 海报新闻 作者: 亓超

  大众网记者 张艺珅 通讯员 孙启孟 淄博报道

  村级集体经济富不富、老百姓的腰包鼓不鼓,直接决定乡村振兴的成色。近年来,淄博市博山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以强村富民为目标,持续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努力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坚持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动。始终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一把手”工程,统筹谋划布局,持续推深做实。绘制发展“路线图”。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做好顶层设计。印发《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突出党建引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分步推进”的原则,以盘活资产资源为重点,帮助241个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蓝图”,积极推进联村党委建设,聚合多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联村党委40个,带动所有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107个、占比44.3%;定制政策“大礼包”。先后制定出台《博山区农业农村扶持奖励政策》《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2条措施》,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充分整合各类扶持资金,通过安排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项目资助等方式,有效延伸产业链条,释放扶持资金最大效益,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近年来先后整合资金5000余万元,策划数字化猕猴桃产业园、智能化食用菌生产等项目,推动产业连片发展;用好激励“指挥棒”。连续多年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党组织星级评定的重要内容,并作为“红旗党支部”选树的重要依据。全面推行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村制定“两委”班子任期目标和“两委”干部年度目标。对集体经济增幅突出的村,优先纳入区、镇项目支持对象并给予工作激励,村“两委”干部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担当作为好支书”人选。同时,拿出真金白银对村干部进行奖补,对增幅明显的村,可按照当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量不超过10%的比例,奖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完不成指标的村,当年度不得评定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镇(街道)按照相应比例核减村干部绩效报酬。

  聚力“雁阵”齐飞,锻造过硬队伍。“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坚持以“头雁”队伍为重点,健全完善村干部“储选训管评”全链条工作机制,以村干部队伍优化提升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增长极。从强配班子。按照“好人+能人+公心”的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把懂经营、善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致富能人、创业青年、回乡学子等推选进村级班子,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着力配强村“两委”班子。在2020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共回引163名在外创业人员、退役军人和80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比如,池上镇上郝峪村“90后”大学生村党支部书记翟浩,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开拓市场,打通上郝峪村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将山沟里的农产品卖到潍坊和青岛,村民的腰包更鼓了,上郝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稳定达到20万元;从优储人才。将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作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工程,制定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村级后备人才库,目前入库1037人,平均年龄39岁,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55人,占比14.9%;专科288人,占比27.8%;35周岁以下357人,占比34.4%;从实抓培训。组织实施“领头雁”培育工程,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必学内容并提高比重,围绕“乡村振兴、数字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通过组织外出实地考察、领导讲课、专家辅导、典型经验介绍、分组研讨和头雁论坛等形式,加强农村干部系统化培训。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能力。坚持区级示范举办村(社区)主职干部培训班,近年来先后分批次组织到浙江、临沂、潍坊、泰安、青岛等地实地观摩先进经验,帮助提升素质能力。

  拓宽增收渠道,助力提质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托现有资源,不断探索拓宽发展新路子,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路径“定赛道”。对区内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进行梳理,归纳形成资产盘活型、乡村旅游型、产业发展型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8种模式,以镇(街道)为单位,按照“村情相近、产业相似、模式可学”原则,指导各村择优选取对标赶超对象,因地制宜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分类竞赛“激活力”。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百村竞赛、收入倍增”行动,根据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全区241个村分为Ⅰ类村100万元以上、Ⅱ类村50万元—100万元、Ⅲ类村50万元以下3个类别,以上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中的经营收入和发包及上交收入之和作为基数,将本年度同比增幅情况作为竞赛排名的主要依据,分类分组开展竞赛。各组分别设置年度最低增幅线,Ⅰ、Ⅱ、Ⅲ类村一般分别不低于15%、20%、25%,通过分类竞赛实现赶超跨越,力争2年内实现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项目化推进“见真章”。充分结合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全区241个村共策划实施432项增收项目,逐一明确路径、责任主体及增收目标,建立台账并面向社会公布,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采取定期调度、擂台比武等形式跟踪问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见实效。八陡镇大黑山后村坚持党建引领,领办淄博博山康硒小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土壤天然富硒的资源优势,打造“康硒小米”金字招牌,亩均同比增收近2000元,带动社员户均增收7000余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净增40余万元。源泉镇源泉片区猕猴桃产业联村党委立足资源禀赋,投资600万元打造500亩智慧化猕猴桃示范园区,并在联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由联村党委领办联合社统一做好猕猴桃种植技术服务、品牌推广、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等,以“党建联合体”推动“产业联合体”,带动13个联建村年均增加集体收入3万元以上。

初审编辑:亓超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