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12月18日讯(记者 亓超 通讯员 贾蕊 蒋玉婷)为切实改善城东地区广大群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环境和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条件,博山区中医院老院区病房楼改造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投入资金300余万的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暨博山区中医院预防接种门诊12月17日正式揭牌开诊了!
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玲,博山区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吉福,博山区中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亓恒樑,博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仲利共同为预防接种门诊揭牌,博山区中医院预防接种门诊正式接过了城东地区居民及儿童接种健康护卫的大旗。
岳局长在讲话中指出,博山区城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落成,标志我区第一家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同时还根据地域特点,很好的跟博山区中医院预防接种门诊融为一体。该接种门诊还是我区建成的第二家新型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公共卫生中心和预防接种门诊的建成,拓展了公共卫生中心的服务功能。中医院在搬迁新院后,自筹资金积极打造现代化的公卫中心和预防接种门诊,丝毫没有考虑经济效益,而是把城东地区3.2万人口的基本公卫责任和预防接种责任主动抗在肩上,把医院的公益责任抗在肩上。真正体现了区中医院人大健康、大卫生的格局和卫生健康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情怀和责任。
公共卫生中心设置了公共卫生科、心电图室、中医体质辨识、健康驿站、档案室等科室,预防接种门诊设置了查体室、登记收费室、三个接种室、留观室、候诊室、小儿推拿室、母婴保健室、冷链室等功能分区,改建任务的完成标志着中医院的公卫中心及预防接种门诊已成为我区同类机构中硬件环境首屈一指的。
中医院预防接种门诊利用沈苏信息化接种平台和海尔生物医疗疫苗网,对传统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是全市第二家,全省第4家的新型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门诊通过对“互联网+免疫规划”新模式的探索,运用智能化分诊、接种登记、知情告知、安全冷链、智能出苗等模块,实现了APP快捷预约、现场电子签核、智能消杀、智慧支付、音视频高清追溯等智慧化接种服务,实现了预防接种“预约—登记—预检—接种—留观”的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沈苏信息化接种平台和海尔生物医疗疫苗网建立和使用颠覆了传统的预防接种模式,实现了预防接种信息化互通,每支疫苗的取用和出入库都通过唯一的电子监管码进行验证操作,扫描儿童信息时自动弹出接种疫苗,自动核对疫苗信息,全程数据化、自动化管理,有效保证仓储疫苗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配备的留观查询机及自助一体机等设备,家长可以直接在触摸一体机上扫描接种证取号,实现自动调取儿童信息和当日应种疫苗,有效保障接种过程安全,也解决了父母们对疫苗安全性的后顾之忧。门诊的多功能综合取号机、留观查询机、液晶多媒体等硬件设施,以及电子签核系统等自助功能平台遍及各功能区域,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最大限度地优化了资源配置。儿童家长或受种者可通过手机APP对接门诊“智慧化”平台,足不出户实现网上分时预约、支付。现场根据询问诊管理系统提示可自助完成预检分诊、阅读知情同意书、电子签核等项目。同时门诊还提供建卡、查询、打印等人性化服务,大大节省了群众排队候诊时间。
此外,医院接种门诊运用现代、简约、绿色、健康的设计理念,室内色彩温馨舒适,大厅宽敞整洁明亮,功能分区科学明确,装饰材料全部使用绿色环保标准,所有配备桌椅、座椅及儿童设施均达到环保要求,还设有母婴室,配备空调、带冷热水的洗手台、婴儿床、软包座椅、微波炉、恒温饮用水机,充分体现医院的人文关怀。
新型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是在传统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上,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革创新的率先尝试,是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多方共建的成功典范,为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更加优质高效的开展预防接种服务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公卫中心及预防接种门诊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城东地区一老一小的健康服务问题,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快优化服务布局,以群众需求为落脚点,充分发挥“智慧”门诊资源优势,全面推进预防接种智慧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实现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