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丨淄博市“深化政务增值服务”经验做法获22项国家和省级奖项

2024-01-03 16:34:30 来源:  作者: 丁稳

  大众网记者 杨雨桐 淄博报道

  1月3日,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淄博市政务增值服务改革成果”新闻发布会,邀请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路玉田介绍淄博市实施政务增值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情况。

  2023年,淄博市“深化政务增值服务”经验做法被第十七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重点推介,全系统荣获22项国家和省级奖项,27项改革事项被列为国家、省级优秀案例或试点,28项改革成果被新华通讯社《内部参考》《行政改革内参》、新华社《山东要情动态》和省委、省政府内刊等省级以上重要媒体刊发推介。

  聚焦服务保障项目,集成“增值服务”机制,推动办理时限再提速

  以创新构建项目审批全链条“六最”服务机制为牵引,推出25项集成改革措施,推动项目办理时限再提速15%。深化“集成式”服务。创新推行“批前辅导”,为1700多个项目提前打通手续办理堵点。全省率先推行“用地一件事”改革,项目投产运营时间平均提前2个月以上,手续办理费用平均节省50万元以上。下大气力规范中介服务,推动第三方服务“缩时降费提效”。在24个产业聚集区,实施区域评估评审,平均压减审批时间1个月以上。

  实施“定制化”服务。在全省率先实施非住宅项目“分段许可、分期验收”改革,380多个单体项目提前近2个月开工建设,分期验收项目平均提前5个月以上投产运营。优化项目“点单式”联合验收,总时限不超12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不超7个工作日,工业、仓储类简易低风险项目不超3个工作日。

  提供“一类事”服务。在淄川区、桓台县探索租赁土地建设项目工程手续办理改革,首批盘活闲置土地120亩,节约企业用地成本3100余万元。推行“租赁即开工”改革,审批时限压至1日。优化城市更新类项目审批,申报材料精简36.4%,审批时间压减1/3以上。

  聚焦服务市场主体,构建“增值服务”体系,降低办事成本

  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依托各级政务服务场所和29个产业园区,开设企业服务中心(站点),整合金融、法律等服务资源,强化纵横联动,推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累计举办专场招聘、惠企政策宣讲等活动190余场,提供融资辅导160余次,涉及投资意向40亿元。周村区广泛布设“政务服务驿站”,为企业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站式”服务。高青县推出行政审批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完善政务服务体系。

  打造主题式套餐服务。将多个相关联的“单项事”整合为企业视角“一件事”,创新推出“个转企一件事”等一批主题套餐服务,节省材料8份,缩短办结时限5个工作日。试点推出企业全生命周期登记“风险提示榜”,帮助2300余家企业规避各类登记风险2600余件。桓台县打造药品药店经营场所“样板间”,实现现场核查标准直观化、内容可视化。

  打造全流程帮代办服务。以“五极五优”行业文明创建为抓手,分层级、分领域组建政务服务队伍,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为办事企业提供全程帮办代办。在区县探索“网格化+政务服务”等模式,初步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张店区研发上线“视频帮办服务系统”,可远程协助企业群众办理17大类303项线上政务服务业务。文昌湖推出政务服务“免跑腿信封”。

  聚焦服务办事,群众拓展“增值服务”方式,提升智能办事体验

  突出信息智能化,让服务更有感。拓展“无感智办”,优化提升“无感智办”平台,升级主动提醒、智能审批、静默认证、免申即享功能,新增40项“无感智办”事项,推动“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表单填写减免60%以上,办理时限压缩40%以上。该项服务获得智慧中国“公共服务创新奖”、入选山东省数字政府“创新示范应用”。沂源县推出“无感办理”事项16项。高新区试点“一房一码”市场主体住所精准登记改革,市场主体登记精确度大幅提升。经开区已向电子证照库内汇集证照数据5000余条。

  突出流程智能化,让服务更便捷。实施批量事项“打包办理”,30项高频事项由“单项服务”向“批量服务”转变,申请材料数量、办事环节和审批时间分别压缩60%、40%、50%以上,免除重复审核1万余次。实施“智能绘图”,推出食品经营许可等11个高频事项,业务办理时限提速40%。推行智慧勘验,10余个高频事项勘验全程“线上”办理,勘验时间减少80%以上。实施“云”服务,博山区上线智慧化批前服务模块,实现全天候在线自动生成立项办事流程。临淄区开发应用投资项目批前服务数字平台,项目批前服务时间从7天压缩至48小时内。

  突出评价智能化,让服务更满意。在全市大厅推行无记名“背对背”自助评价,把“群众能办成的事结果满意、办不成的事过程满意”作为重要标准,实行服务评价、实时上报、整改落实、跟踪问效闭环管理,倒逼服务水平提升。2023年,“背对背”评价62.5万人次,满意率达99.7%以上。

初审编辑:丁稳

责任编辑:李玉梅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