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业生金 赋能乡村振兴——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探索出致富新路径

2024-05-10 11:51:02 来源:  作者: 张铃

  大众网记者 李兆滨 通讯员 王娇 淄博报道

  说起乡村养殖业,养鸡鸭牛羊,养虾养螃蟹都屡见不鲜,可是,您听说过养蟾蜍吗?5月10日,在淄博市高青县常家镇蓑衣樊村蟾蜍养殖基地内,近十万只蟾蜍幼苗蝌蚪在养殖池里游来游去,有些已经长成小蟾蜍,在水边蹦跳,场景颇为震撼。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司国营告诉记者,这一只只蟾蜍幼苗,是蓑衣渔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新上的蟾蜍养殖项目,是村集体增收的“金蟾”。

  蟾蜍养殖 荒地变基地

  为了不断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蓑衣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主动作为、积极谋划,通过培育特色农业,破除发展瓶颈,“蟾蜍养殖基地原来是一片荒地,种粮食收成不好,但是蓑衣樊村的生态环境、水质土壤和气候特征养殖蟾蜍非常有优势。”村党支部意识到这点,找到了发展的机会,与江苏连云港一家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学习养殖技术、培训专业能人,带领村民边学习边养殖,逐步探索蟾蜍养殖产业发展路径。

  “蟾蜍养殖投资小、收益高、见效快,是一种新兴的养殖行业。”司国营介绍,养殖项目不仅能为合作社带来效益,还能吸纳村里留守村民就业,让村民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药用广泛 促集体增收

  据介绍,蟾蜍的经济价值很高,可提取蟾酥、蟾皮、蟾衣等用于生物制药。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所分泌的淡黄色浆液,经加工后可制成蟾酥,其性温、味辛,有解毒,消肿,强心,止痛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明显。很多急救或常用中成药都以蟾酥为原料,麝香保心丸、六神丸等常见中成药的原材料成分之一就是蟾酥。

  “一亩地投放3万只蝌蚪苗,目前3亩地已投苗完毕。4月份投放9月份底就能取蟾酥。”司国营介绍,目前国内蟾酥的生产量经常达不到市场需求,较为稀缺,而蟾蜍生长周期短,收益快,一般养殖时间为5个月左右。“到了9月底,合作的养殖公司会来回收蟾酥、蟾衣等。刨除蝌蚪苗钱、人工管理费等费用,一亩地保底收入两万五千元。头年留下种蟾,第二年就不用再买蝌蚪苗了,一亩地又能节省9000元成本。

  复合种养 一地获双收

  10日,在蟾蜍养殖基地里,五六名工人正在忙着整理防逃网和防鸟网。由于露天养殖,蝌蚪进化成蟾蜍后,主要活动范围会从水中转移到田地上,一些蛇、鸟等天敌会捕食蟾蜍,造成损失,所以基地拉网为蟾蜍营造更为安全的生长环境。

  蓑衣樊村村民刘豹是基地的技术员,他为了管理好这近10万只“金蟾”,特意去连云港的养殖公司进行了技术培训。“蟾蜍是益虫,吃蚊子、苍蝇,不喜欢阳光直射,喜欢在阴凉的地方。为此,合作社专门在养殖基地种上了大豆。既能在炎热的夏季为蟾蜍遮阳,又能多收一季大豆,实现‘一地双收’。”刘豹介绍到。

  “目前村里开发出3亩荒地作为试验田,如果养殖效益好,明年将扩大规模,把周围的近二十余亩荒地都开发出来。”司国营向记者描绘起合作社新项目的发展蓝图。“下一步,合作社打算将养殖项目纳入到研学基地的活动中,让孩子们来了解参观,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在这个春天里,常家镇蓑衣樊村再次迈出乡村振兴新步伐,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百姓安居、生活富裕,一幅村美人和共富的画卷正在蓑衣樊村大地上徐徐展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铃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