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造干捐赠 争做健康护卫——“血”中医情队回乡看齐鲁活动纪实

2020-02-17 14:26: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翟大鸿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2月17日讯(记者 翟大鸿 通讯员 张滢玉)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出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当前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居民对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生命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攻破了大部分以前难以治愈的疾病,然而,像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重症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治疗方法仍是一大医学难题。据了解,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贫血等血液病发生率持续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治疗此类疾病的一大重要手段。
  为了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号召,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组织领导下,由许文昌,李树苗,刁志浩,张滢玉,许梓婷,崔凤鑫,文化,王倩八名不同专业的学生决定成立“血”中医情调研团队,以“入库造干光荣,血中彰显医情”为主题,以“调研造干现状,鼓励造干捐赠”为目的对济南市各大高校以及相关单位进行走访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赠的认知现状,并研究制订出适合造血干细胞捐赠传播推广的方案。
  调研自2020年1月7日开始,队员们采用了线上问卷、实地调查、走访暗访等不同的调研方法,小组成员对济南市中区、长清区大学城的高校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对造血移植了解程度低且片面,认识不深刻,大部分同学对于造干捐献的认识停留在骨髓穿刺技术上,少部分同学是由于家人从事医疗行业或者有过相关接触的原因而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一定了解。在了解了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后,队员们又走进了社区对居民们进行了走访,走访结果显示,除曾经有过类似病史或医疗工作者外,大多数居民都对造血干细胞的捐献知识不了解,当队员们现场普及了造干知识并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造干时,年龄较大的居民大多选择了不捐,愿意捐献的人群集中在20-40岁之间。队员们就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年龄大的居民受传统思想影响较重,对新兴事物接受能力差,中青年人思想比较开放,对其利弊能够清楚分辨。
  队员们通过走访山东省血液中心了解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用血量也在不断增加。山东省血液中心一直秉持着无偿献血的基本原则,供应着山东地区省部级医院的用血。目前献血的基本知识已经在各大高校普及,但成分血、机采血小板、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等仍处于普及率较低的阶段水平。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数据库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没有足够数量的自愿捐赠者;二是没有足够数量的启动资金。只有当骨髓库中的自愿捐赠者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骨髓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骨髓移植要求骨髓配型完全相同,而人群中骨髓配型完全相同的概率很小,在10万自愿供髓者中可能找到1~2名合适的骨髓供者,骨髓捐献志愿者越多,找到相同配型的机会就越大。
  实地调研结束后,队员们决定以身作则,坚决支持造血干细胞捐赠事业,2020年1月25日,队伍中的两位队员来到了位于千佛山医院的中华骨髓库,经过填写申请表和抽取血样后成功入库。期间,在闲聊中值班护士告诉队员,真正能够主动前来入库的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0-40岁之间,大学生并不多,听到组建了调研对伍,准备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后,值班护士给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赞扬这种以身作则的做法,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来。
  后期由于疫情原因,队员们采取了电话采访的方式继续进行调研,如今寒假即将结束,调研工作也进入了尾声。“血”中医情调研团队成员们对调研材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份一万五千字的调研报告,通过这次的调研,让更多的大学生正确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捐赠常识,医院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当中来,为中国四百多万白血病人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调研很快就会结束,但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路还只是个开始,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作为一名志愿者,继续宣传骨髓捐献。

初审编辑:李玉梅

责任编辑:唐菁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